曾被稱垃圾之島的台灣 現美媒改叫垃圾處理天才

  • A
  • A+
  • A++
2016-05-18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台灣,曾經被稱為垃圾之島,但如今我們已成功洗刷汙名成為資源回收的模範生。根據環保署統計,2015年資源回收率高達55%,相較美國之下,美回收率僅有35%。現在台灣在資源回收上,也得以媲美國際典範奧地利、德國和南韓。

 

 

這篇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以「台灣:全球的垃圾處理天才」(Taiwan: The World’s Geniuses of Garbage Disposal)為題,提及台灣過去從垃圾島演變為資源回收大國。

 

 

 

曾被稱垃圾之島的台灣 現美媒改叫垃圾處理天才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起初環保署設立隱藏式攝影機,至今都設有檢舉獎金,檢舉人可得到實收罰款一定比例之檢舉獎金,以鼓勵市民舉發亂丟垃圾情事。以台北來說,每週5天共有4000多處垃圾收運點,居民可以透過手機app查詢最近的垃圾清運點。《華爾街日報》也介紹了台灣的隨袋徵收制度,並點出違規者可能被處以最高新台幣6000元罰款。

 

 

 

《華爾街日報》認為,台灣廢棄物處理之所以那麼成功是因另一個關鍵政策在於資源回收管理基金。此基金由特定可回收產品的製造商或輸入業繳納回收清除處理費作為資金,並由政府營運。

 

 

 

資金主要補貼的對象為資源回收產業,包含個別的拾荒者和美商世界資源股份有限公司等跨國企業。當然,台灣的政策並非放諸四海皆適用。可以肯定的是,台灣兩個富裕大城的廢棄物處理已見效,整體成果閃閃發光:台北市回收率高達67%,新北市則高達63.5%。但遠離都會的地區,則因為缺乏回收補助,回收率遠遠落後。

 

 

 

曾被稱垃圾之島的台灣 現美媒改叫垃圾處理天才

(圖/取自網路)

 

 

 

不過報導也提及,目前台灣的廢棄物處理政策,可溯至1990年代末期開始,為了解決垃圾問題,開始仰賴隨著音樂而來的垃圾車、付費垃圾袋、廚餘養豬以及鄰居檢舉制度。但目前最關注的議題仍是台灣垃圾掩埋場即將達到最大負荷量,加上台灣房產非常珍稀,於是顯得垃圾處理問題必須急迫處理。因此,「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一詞也成為熱門關鍵字,將上任的民進黨政府也誓言力推親環境政策。

 

【101傳媒/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