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峰會 成為中美外交大戰

  • A
  • A+
  • A++
2016-10-14

為期兩天、令杭州人民噤若寒蟬的G20峰會落幕之際,東協高峰會緊接上場,這原聚焦於經濟發展、恐怖主義等議題的會議,卻也因南海仲裁案一事,成為暗潮洶湧的國際勢力拉鋸戰。

 

一台台印有國家旗幟的飛機緩緩降落,僅七百萬人口、鮮少在國際亮相的東南亞國家─寮國,出動整齊劃一的儀隊與紅毯陣仗,迎接遠道而來的各國元首,為的就是九月六日至八日,於首都永珍舉辦的重量級東協高峰會(ASEAN Summit)。

 

南海爭議悶燒 東協會議詭譎

 

東協峰會  成為中美外交大戰

 

不過,這場會議,表面兄友弟恭,私下卻是暗潮洶湧。

 

讓我們話說從頭。首先,它備受關注之處,除了與會成員國人口數達六.二二一人、經濟產值高達二.六兆美元外,這場會議也是自二○一三年,菲律賓將南海仲裁案提交荷蘭海牙法庭(PCA)且裁決確定後,首度聚集南海周邊國家舉辦的東協峰會,因此外界都在盼著會有甚麼樣的「共識」發生!

 

其實,這南海仲裁案,背後所牽扯的,是南海近三百億噸石油含量、每年十萬艘船舶通過路線,以及占全球一○%的漁獲量等資源,而這些誘因,理所當然引發菲律賓、馬來西亞、臺灣、越南、中國大陸等國家對該區域的主權歸屬爭奪戰。其中,中國大陸與菲律賓立場尤其白熱化。

 

東協峰會  成為中美外交大戰 | 文章內置圖片

 

近年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在國際上的說話力道與動作漸增,從二○一二年四月開始,更將觸角伸入南海區域,大規模的在華陽礁、永暑礁、東門礁等爭議海域填海造陸,四處插上「中國大陸所有」的主權大旗,點燃周邊國家的不滿火苗。而在與菲律賓爭奪黃岩島所有權的衝突下,引發菲律賓當局強烈不滿,因此一狀告上海牙法庭,國際一片譁然。

 

二○一六年,爭論已久的仲裁結果出爐─中國大陸主張的「九段線」被判定沒有國際法根據,菲律賓所提的主張大勝。

 

當然這樣的判決結果,看在新一代大哥中國大陸眼中,當然不滿在心,官方甚至言詞銳利的表明「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南海仲裁,無論結果如何都是無效的」言論,無視判決舉動明顯。

 

但,中國大陸面對國際仲裁結果,為何能如此強硬?原因是負責此次「世紀之審」的國際仲裁法庭,判決結果雖有法律約束力,但許多大國僅在有利時才會尊重國際法,同理可證,中國大陸才不信這套,在這種情況下,判決如同一張廢紙,淪為美國重返亞洲政策的照妖鏡罷了!

 

搶發言權

南海問題成中美角力戰

 

於是乎,面對南海主權爭議的詭譎情況下,任何國際組織都成為中美發聲之戰,這次的東南亞國協峰會更是如此。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結束於杭州舉辦的G20後,馬不停蹄地飛往寮國,參加東亞峰會及美國與東協峰會(US-ASEAN summit)。這趟飛行,不僅讓他成為首位訪問遼國的美國總統,也是歐巴馬任內最後一次推動亞洲「亞洲再平衡」策略。

 

國際媒體普遍分析,歐巴馬光臨寮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拉攏寮國與其他東南亞國家成為美國的盟邦,瓦解東協「親中」勢力。當然,身為共產國家的寮國,也因為今年四月上任的國家主席本揚·沃拉吉(Bounnhang Vorachith)逐漸與越南靠攏,成為美國拉攏對象之一。

 

由於越南立場本就因南海問題與中國大陸不合轉投入美國懷抱,在這種因素下,歐巴馬此次訪寮行程,共計帶著九千萬美元銀彈,並與寮國政府合作,承諾在三年內清除越戰期間,美國戰機在寮國所投下的七千多萬顆未爆彈,降低戰爭「遺產」問題,撫平雙方自越戰期間所產生的歷史傷痕,藉此擴大美國亞洲戰略點。

 

此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亦在此次峰會,以「嚴重關切持續在東海和南海,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暗指中國大陸應遵守國際法庭判決,與美國同一陣線的立場相當明確。

 

東協全面噤聲

中國大陸外交大勝利

 

不過,為期三天的東南亞國協(ASEAN)峰會落幕後,東南亞十國元首會後發表六頁共二十八點聲明,其中針對南亞問題,僅以「希望以和平手段解決問題」等謹慎措辭表達關切,卻未對南海仲裁案有任何表述,淡化南海爭議的態勢相當一致。

 

此外,大多數領袖於會中多選擇避開敏感話題,連長期是美國盟友的菲律賓,也在近期備受爭議的新任總統杜特蒂上任後,多次與美國槓上,他甚至在出席峰會前的記者會上,以母語塔加洛語(Tagalog)說了句「婊子養的」怒罵歐巴馬,這下,美方不怒真是說不過去,雙邊會談更是直接取消,外界議論聲浪不斷。

 

其實,若說這次東協峰會是場收割祭典,中國大陸應該是與會之中,收穫最豐盛的國家,它不甩國際法,卻又能安撫爭議國家在國際場合禁聲,外交手段堪稱一流,而美、日的「雙簧」表演,曲終人終究會散了!

 

東協峰會  成為中美外交大戰 | 文章內置圖片

 

資訊來源:卓越雜誌

【101傳媒/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