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趨勢策略 馬雲:看在當下

2015-01-17
  • A
  • A+
  • A++

BAT趨勢策略 馬雲:看在當下

(圖/取自網路)

 

截止2014年, BAT 已在中國度過十幾個年頭,而其各自 技術 生態根據自身特點均已有所發展,從技術角度各家究竟有何優勢,以下做個盤點。
       

 

 

百度
       

百度本身就是以技術為驅動的公司,旗下成功產品都有一個特性就是圍繞技術去做,與騰訊不同的是,百度是因為有了技術優勢再去補充產品,列如百度貼吧、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貼吧、百度指數就是因為百度有了搜索流量後,自身發展的需要順勢而為加入的產品,做的也十分成功。
       

        

搜尋引擎技術是百度產品的核心,為了最優質的用戶搜索結果,百度搜尋引擎每天都在進行著反覆運算更新,搜索演算法是百度的核心,百度會不惜一切代價將搜索結果提升至最優,百度在演算法更新的速度上可謂一流,從未放棄過對搜尋引擎演算法的更新。而在移動時代,更是會將該技術一路帶到更加適應移動端生存的模式。
       


百度的大資料引擎技術也是跟隨搜尋引擎技術一起發展的,百度通過對大資料採擷將資料轉化為了產品。       

 

 

其次還有大資料統計、推薦、百度指數等等產品。百度在大資料引擎上的投入可謂不菲,雷軍說過如果小米在未來產生的大資料無法產生出經濟價值小米就完了,顯然百度對這句話的理解更為深刻,並且已經著手佈局大資料商業化。

 

 

阿里
       

由於海量的用戶在淘寶和阿里巴巴上交易會產生極為龐大的資料,那麼阿里自然要對這些資料進行有價值的處理。可以說,阿里對於技術的投入的驅動在於交易資料的挖掘,通過不斷去優化挖掘的技術,可讓阿里更大的利益,這也是阿里為技術投資的價值所在。馬雲說正因為自己不懂技術,所以敬仰技術人員,放手讓技術人員去幹,而下面就是阿里在技術上的業績。
       

 

阿里雲
       

阿里雲在中國為創業者帶來了極大貢獻,目前絕大多數小的創業公司都會選擇阿里雲作為自己的伺服器,原因在於阿里雲的伺服器穩定,能夠抵抗攻擊,有著極高的性價比。
 

       

對於阿里來說,其大資料與百度和騰訊都不同,百度與騰訊做大資料好比是沙中淘金,而阿里直接面對的就是一座大資料金礦,每次挖掘的結果都具備比百度和騰訊更高的商業價值,而阿里同樣有著開放的心態,將自身一些資料與賣家分享讓賣家做出更好的決策,這點與百度的關鍵字搜索指數開放是一樣的。

 

 

 

淘寶開放平臺
       

馬雲說過阿里不是電商而是幫助別人做電商,在這點上阿里也確實是這麼做的,淘寶開放平臺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案例,淘寶開放平臺為開發者提供了十分強大的介面,如使用者API、商品API、評價API、物流API、店鋪API、交易API、旺旺API、淘寶客API等等。
       

 

利用阿里的這些開放介面,開發者有兩種盈利模式,其一是為賣家開發出協力廠商管理工具,諸如倉庫管理系統,寶貝自動上架自動減價功能,讓後將自己開發的產品放到淘寶協力廠商平臺售賣,以此盈利。
       

 

其二是可以利用這些介面為買家開發出一系列導購系統,為賣家帶來交易,進而為自己帶來收益,當年的「美麗說」、「蘑菇家」、「返利網」、等等都是靠著淘寶開放平臺做大的公司,而在移動時代,淘寶開放平臺成就了「口袋購物」等移動互聯網公司,而」口袋購物」也在最近獲得騰訊3.5億融資,淘寶開放平臺在其中功不可沒。
 

 

 

騰訊
       

騰訊掌控QQ和微信上億用戶,在技術實力上自然不低,所以對即時通訊有著毫無疑問的頂尖技術,但是在對未來技術的佈陣上並不能夠找到太多的亮點,這也和騰訊自身的基因有關,騰訊是一家產品為導向的公司,所有技術幾乎都是圍繞產品發展,與百度不同的是,騰訊是先有產品再有技術。
        

 

 

即時通訊相關技術
       

即時通訊是騰訊的立根之本,必然有一套處理即時通訊的頂級技術。

 

       

 初創期的中國互聯網公司與他們的美國同行相比,在伺服器的使用上有很大的差別:在美國,人工很貴,伺服器很便宜,所以,程式師在做架構時不太考慮伺服器的優化,容量不夠了,添置幾台就可以了。可是在中國恰恰相反,伺服器很貴,人工很便宜,為了提高系統承載量,程式師們會把很大的精力投注於伺服器優化,包括演算法的精巧、降低主機板(CPU)的消耗、把一些運行放到更底層的資料庫等等。對於張志東們來說,這些技術幾乎都沒有可以借鑒、學習的地方,因為美國人不需要那麼做,甚至國內那些財大氣粗的電信服務商、金融服務商也不需要那麼做。而正是在這樣的磨礪中,騰訊的程式師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核心能力。
              

 

騰訊雲 
       

騰訊雲伺服器其實早就低調上線,只不過是直到近期才正式成為騰訊推廣的項目,而騰訊雲的目的主要還是為在騰訊應用的遊戲開發者提供伺服器支援,讓開發者與騰訊開放平臺進行更好的對接。其目的也是為其生態服務,與阿里雲對比立即相形見絀,而我們也可以看出騰訊對於沒必要的技術投入不會投入太多的態度。
       

 

 

由於 BAT 各有所長,所以對於在技術上的投入各有不同,百度是技術驅動型的公司所以對技術的投入可謂不惜一切代價。阿里由於承擔著海量的使用者交易坐擁黃金大資料,則在技術上更多的投入該相關領域。騰訊由於是產品驅動的公司,在遭遇搜搜的慘敗後再也有過在對未來技術的投入上有很大動作。 
 

 

 

【一零一傳媒/整理報導】

 

  • 本文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