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代裡 他們用慢抓住你的視線

2015-01-25
  • A
  • A+
  • A++

快時代裡 他們用慢抓住你的視線

(圖/取自網路)

 

在串流影音大量搶走觀眾眼球時,專門製播科普、教育等紀錄片的探索傳播,卻能在220個國家、221個頻道、以45種語言傳播全球,並累積了全球27億收視戶。30年始終維持全球第一大紀錄片頻道的地位。

 

 

在媒體皆強調快速生產內容的今日,探索傳播的勝出關鍵,卻是「以慢搏快」。

要找到兩百多個國家一體適用的觀賞內容,是首要難題。「『能說故事的內容』,是選擇要領。」負責探索傳播實境節目製播和研發的副總裁麥金泰爾(Elizabeth McIntyre)說。

 

 

所謂『能說故事的內容』,就是將一般人不容易了解的科普知識「化繁為簡」,這也是「以慢搏快」做法之一。以探索傳播目前唯一製播最短、僅一集120分鐘紀錄片《To Be King》為例,該紀錄片用了16年、花費超過百萬美元,卻只為了記錄6隻獅子從出生到長大的過程。

 

 

16年濃縮成120分鐘,就為驗證一件事,「動物不是人的資產。實境紀錄比宣揚保育動物口號,更真實。」鏡頭裡看到的是獅子成長過程,鏡頭外沒說的是,靠「縮時」說故事方法,讓觀眾更清楚所見,並在其中去體會,自然被全球埋單。

 

 

以最長壽科普節目《流言終結者》為例,該節目至今播映12年,目前對960個流言進行實驗,已破解了516個,包括美國現任總統歐巴馬也曾參與《阿基米德之死亡線》的錄製。

 

 

兩位主持人薩維奇和海納曼說,他們沒有視覺上戲劇化的實驗,選材以貼近人性好奇心為主,用新穎、搞笑方式去做實驗。例如為證實「大象是否真的怕老鼠」,他們特別到南非,花一星期透過慢鏡頭捕捉,終於發現大象遇到老鼠時,真的是小小翼翼避開,而呈現在螢幕前卻僅60分鐘不到。剪輯比率逾1:168,不但讓內容兼顧知識傳授,也達到娛樂效果。

 

 

只是「慢」,背後代表的是大量時間和成本。在一個講求速度的時代,探索傳播為何敢比慢?主要原因在於一開始,探索傳播集團創辦人亨德瑞定位就很清楚:探索傳播不像ABC、CBS等美國三大傳播集團走大眾路線,而是聚焦在「小眾中的大眾」精品路線。「即使是生存實境節目,不僅只是生存而已,而是進化到如何在冒險環境中還要生存得更好,建立獨特性,」麥金泰爾說。

 

 

隨著數位網路興起,每個人都可當導演,用「時間」和「真實」爭取眼球的探索傳播,也遇到轉型問題。他們在美國總部設立「製作人中心制」,專門蒐集來自全球各式點子,然後將鏡頭對準一般人無法觸及領域。

 

 

「希望多開發能將知識和娛樂性結合在一起的製播人才和團隊,這是紀錄片未來發展趨勢,從收視率來看也證明適用於全球市場,」麥金泰爾說。

 

 

【一零一傳媒/整理報導】

文章來源: Inside網路

 

  • 本文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