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甲亢藥起副作用 可望篩檢基因避免

2015-07-19
  • A
  • A+
  • A++

吃甲亢藥起副作用 可望篩檢基因避免
(圖/取自網路)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是十分常見的疾病,國內約有近7萬名患者。傳統上,必須使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但藥物治療的過敏反應達10%,嚴重更引發有致死可能的「無顆粒性白血球症」。台大醫院、中研院研究團隊耗費15年破解此難題,可望透過基因檢測預知患者用藥風險,幫他們省去額外醫療與不可預知的生命危險。

 

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張天鈞表示,甲狀腺機能亢進十分常見,每千人約有3名,好發於女性,為男性的4到5倍,治療上先使用抗甲狀腺藥物,若反覆發病,才使用放射性碘治療或手術。但有10%的過敏反應機率,使用後出現皮膚發癢,嚴重更引起「無顆粒性白血球症」;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醫師陳沛隆表示,此症常在用藥後3周至3個月間發生,因白血球嚴重減少,從正常人每C.C.血液中2500至5000顆「顆粒白血球」,最差情況降至0,因此抵抗力變弱,病人恐因細菌感染致死。

 

為此,台大醫院、中研院研究團隊這幾年持續努力尋找原因。他們發現,台灣人帶有HLA-DRB1*08:03基因者約10%,帶有HLA-B*38:02基因者約6%,而有免疫力低下的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中,高達60%帶有HLA-B*38:02,代表副作用風險與上述基因有高度關聯。不過因族群的差異,此研究發現只適用於亞洲人。

 

這項研究發現,可讓患者在服藥前先鑑定是否帶有相關基因,如「有」,則改採手術或其他治療方式,減少花費不必要的金錢與時間,同時避免憾事發生。目前估計,篩檢費用可能自費一千至兩千元不等。研究團隊方面則是已申請專利保護,未來成功技轉後可加強個人化醫療,但技轉到上市時間,恐怕半年、一年以上。

 



【一零一傳媒/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 本文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