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月薪5萬,我們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

2016-06-26
  • A
  • A+
  • A++

「下流老人」是日本去年誕生一個新名詞,一詞源自於《下流老人──總計一億人老後崩毀之衝擊》一書,意指貧困弱勢、處境艱難、靠領津貼的老人。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全球最快,每年以1%成長,換算年約增加23萬個老人,加上少子化、低薪、中高齡失業等問題,諸多學者和專家預期,該現象極可能擴大化,在經濟結構不改變的大環境下,現在的青壯年人口10、20年後,就會變成另一波下流老人。

 

即使月薪5萬,我們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

(示意圖,擷取自網路)

 

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教授劉梅君指出,台灣整體勞動條件不好,部分勞工每月領到薪資,可以撐到月底就不容易,要儲蓄很難,而雲林縣老人福利保護協會理事長陳武松認為,台灣未來可能淪為「下流老人」兩大族群是勞工階級(月退不到1萬元)、國民年金(無固定所得者)族群。

 

即使月薪5萬,我們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 | 文章內置圖片

(示意圖,擷取自網路)

 

一般會認為下流老人指發生在貧窮階級,但從日本例子可以發現,連中產階級老年都可能落入這種困境。文化大學社福系副教授陳正芬認為,青年、中年人要意識到變老風險,長期儲蓄很重要,要考慮到老年的生活。但低薪化和中高齡失業又是另一個問題,國民年金也沒有強制納保,假使又不夠貧窮到可以納進社會救助體系,問題會很大。

 

即使月薪5萬,我們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 | 文章內置圖片

(示意圖,擷取自網路)

 

下流是生活品質走下坡的狀態,肇因不善理財、沒有生涯規畫,不會規畫生活才會變成下流。為預防陷入下流生活,除了要做好長期的儲蓄之外,專家建議要有「五老」:老友、老伴、老趣、老本、老健。陳武松也認為,只要保持社會貢獻(有償或無償志工),有工作做就不會下流,心理健康身體也健康。

 

即使月薪5萬,我們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 | 文章內置圖片

 

 

 

  • 本文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