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李學忠 獲社會公益貢獻獎

2017-03-13
  • A
  • A+
  • A++

建築師李學忠 獲社會公益貢獻獎

圖片來源/卓越雜誌

 

文.呂柏賢

 

接傳建築師父親李重耀之精髓,以細膩的建築技術,發揮關懷臺灣各團體及古蹟建設,龍鼎集團及重耀建築師事務所董事長李學忠,亦是本屆中華兩岸人文藝術交流協會金卓獎─社會公益貢獻獎得主。

 

 

曬圖成童趣
耳濡目染 奠定建築師基礎

 

 

攤開稿紙,一筆一畫串起點、線、面,李學忠的巧手勾起一棟建築物靈魂,從小隨著父親進出建築工地的李學忠,回憶起童年,李學忠的場景別於一般孩童在院子前跳方格,而是在父親身旁幫忙曬圖和削鉛筆,他說:「早期科技尚未發達,畫好的工程圖,必須先拿到陽光下曝曬,再放入充滿阿摩尼亞的鐵箱內讓它定影製成藍曬圖有如魔術般的變化,這是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事,而大人繪圖用的鉛筆,削一支一毛錢,是我賺零用錢的方式。」建築工地成為他最熟悉的遊樂場,從最原始的削鉛筆踏入建築領域。
一張張藍曬圖,堆疊起李學忠對建築的熱愛,再加上建築師父親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下,奠定了雄厚的建築基礎,成年後李學忠克紹箕裘,接續並創新父親的建築事業,從古蹟修復到興建現代建築,李學忠的建築靈魂橫跨古今與世代更迭,建築技術隨時代演變,但在他心中仍有著永恆的信念,便是「以敬業的態度,展現對建築品質的堅持」李學忠說,這是生長在日治時代的父親影響他最深的一件事。

 

 

一磚一瓦拼建
傳承中華文化底蘊傳承

 

 

成為建築師後李學忠也秉持著如父般的堅持修築古蹟,李學忠分享他修築總統府的經歷,翻開一片片紅磚瓦,內層鋪設井然有序的排列,表裡一致的呈現當初建築過程的精準設計,看出日本建築師對於建築的細膩與敬業的態度。
李學忠眼裡的古蹟建築,是充滿文化與歷史背景的,他認為當時日本人為臺灣建築業打下雄厚的基礎,是非常珍貴的資產。「臺灣建築基礎其實藏著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日本教育薰陶及西洋文化的衝擊,內化後成為臺灣堅固的建築實力」。
李學忠舉例臺北一○一,融合中華文化竹節的形象,表徵節節高升理念,是一個融合中華文化與建築技術的現代作品,豐富的文化底蘊與建築技巧,充分展現了臺灣建築師的實力。李學忠也認為,這樣的建築實力能夠一步步傳承給身邊的年輕人和建築師。
但他也感嘆,敬業的態度與深厚的基礎,隨著世代更迭漸漸的流逝,李學忠點出臺灣建築業的人才落差,他強調,在科技與建築技術進步的前提下,建築本身仍有許多細節是需要建築師親自瞭解工法、實際地去操作的,從小看灌漿、打地基長大的李學忠說:「在現代,很多建築師畫的出設計圖,但房子蓋不蓋得起來、施工工法對不對、牢不牢固他們其實不能確定。」一語道破現今建築人才水準的斷層。
因此他鼓勵年輕的建築師,求學過程中仍要透過扎實的手作過程,才能展現出臺灣堅固、精準、細膩又富有文化的建築實力。

 

 

用建築傳遞愛與關懷
提升社會正面能量

 

 

長時間深耕於臺灣古蹟修復的李學忠與父親李重耀,多年來經手的古蹟就多達百餘件,成功搭建穿梭古今的橋樑,讓許多古蹟得以修復且修舊如舊,也使得中華文化得以傳承,不僅開設古蹟修復匠師培訓課程,也出錢出力參與近四十場國內外慈善活動,去年更獲頒中華兩岸人文藝術交流協會金卓獎—社會公益獎的肯定。
對此李學忠謙虛地說:「日行一善,且為善不欲人知。」這是家庭從小的教育,藉由此獎,他呼籲希望有更多人能發揮愛心,展現臺灣人最美的一面,並期許自己成為雪中送炭,而非錦上添花之人,藉由建築的學養讓臺灣社會每個角落都能感覺到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資訊來源:卓越雜誌

  • 本文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