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美日澳 台灣環評制度拖累經濟

2017-05-04
  • A
  • A+
  • A++

因應《環評法》將被提出修正,環保署邀請各國專家一起討論,一經對比發現台灣的環評制度有很大的不足,會議中討論的結果認為環評的問題會是台灣經濟動能停滯下降的原因。

 

對比美日澳 台灣環評制度拖累經濟

(圖/取自華夏能源網)

 

美澳日台環評制度論壇由台灣省環境工程技師公會主辦,現場聚集美、澳、日的環評專家們,討論台灣環評制度與各國的差異,台灣省環境工程技師公會理事長胡思聰指出「EIA環評制度開創於38年前的美國,現今不管是澳洲、日本或者台灣,環評程序大抵都受其國家環境政策法案影響,包括範疇界定、民眾意見溝通、公聽會、行政機關最後裁決等過程」。

 

前美國環保署最高級資深科學家陳昭文說「美國環評設計在於找出最佳的計畫或開發方案,在過程中把對環境影響降至最低,並不是一個讓建設案全盤否定的工具」。澳洲科廷大學高級研究員Garry Middle表示「以澳洲西澳省來說,EIA都有清楚框架,程序非常獨立,非由環保主管機關主導,但在經過詳細討論後,會提一個報告給EPA環境部長的建議案,由部長做最終裁決」。日本氣象協會海外課經理山口高明說明「日本環評制度分中央及地方二級,中央級評估為重要環境影響事項,地方除了依EIA法外,還可依地方法令補強中央未列入的項目,環評委員會扮演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或政府的顧問角色,並不對環評書件做出裁判」。

 

勤智興業總經理陳俊明說「台灣環評制度與執行共有五大問題,包括環評委員會具否決權,下級機關可否決上級機關政策、審查無明確量化標準,可無依據要求加嚴標準、只評負面,少評正面效益、不依變更內容及範圍審查,無信賴保護與問題一再重覆討論,曠日廢時」。對比其他國家,我國環評制度效率低,如何從制度上做根本的改善,是環保署應首要著重的問題。

 

對比美日澳 台灣環評制度拖累經濟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苦勞網)

 

資訊來源:台灣環評5大問題 曠日廢時拖累經濟

  • 本文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