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引食安問題 「和食物接觸的容器」才是重點

2017-11-06
  • A
  • A+
  • A++

塑化劑類的食安問題接連被踢爆,消費者人心惶惶。不少人誤會認為塑化劑被參雜在食品或飲品中,但是事實上,和食物接觸的容器才是問題所在。根據國內醫學研究指出,一直以來,台灣乳癌患者特別年輕,比歐美要年輕十歲。目前醫界推判,乳癌罹患率增加可能和塑化劑有關。

 

塑化劑引食安問題 「和食物接觸的容器」才是重點 | 文章內置圖片

(不少人誤會認為塑化劑被參雜在食品或飲品中,但是事實上,和食物接觸的容器才是問題所在。圖取自網路)

 

含有塑化劑的食物容器,遇到油、酸或鹼,以及其他不良的使用習慣,都會釋放出塑膠添加劑或變質,這些化學物質會連同食物一起被吃下去。於是一向是由較低年齡組成的外食族,很可能成為塑化劑首當其衝的受害者。

 

國內醫學界研究指出,一直以來,台灣乳癌患者特別年輕,比歐美要年輕十歲,四十五歲以下乳癌患者發生人數十年來已成長兩成。

 

2011年塑化劑事件爆發後,醫界才發現塑化劑產生的「環境荷爾蒙」影響這麼大,乳癌罹患率增加可能和它有關。專家甚至指出,外食族常使用的各類塑膠器皿就是環境荷爾蒙影響人體的途徑之一。

 

台灣環境教育協會指出,醫生、毒物專家都會特別呼籲關注的避免攝入「環境荷爾蒙」,這類化學物質在人體或環境會對生物產生類似激素作用干擾內分泌、影響生長、生育、免疫、神經系統等,對人體和生態造成的傷害最為深遠。

 

國內由中研院組成的研究團隊,曾在2013年公布對萬名女性長達20年追蹤結果,結果指出塑化劑暴露多、常接觸塑化劑產品,女性罹乳癌風險比一般人增九成,若加上代謝能力較差,罹乳癌機率更是較一般人增加2.4倍。

 

塑化劑引食安問題 「和食物接觸的容器」才是重點 | 文章內置圖片

(有些塑膠容器,就算低溫也會釋放出環境荷爾蒙物質。圖取自網路)

 

 

 

  • 本文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