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轉型之社會討論 今日展開第一場願景工作坊

2017-12-04
  • A
  • A+
  • A++

中正紀念堂轉型之社會討論 今日展開第一場願景工作坊 | 文章內置圖片

(圖/翻攝自文化部)

 

文化部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之社會討論計畫」,(3)日一整天在中正紀念堂的教室展開第一場的願景工作坊。到場參與審議者22人,來自不同的年齡層、背景、居住區域,有16歲的高中生、中年的外省第二代、76歲的受難者,最遠來自屏東,也有住在附近的居民,現場討論氣氛熱烈,與會者多認同過去歷史發展各有不同的認識,大家要尊重不同聲音及意見,一起面對空間轉型和轉型正義,看向和解共生的未來。


今天上午首先邀請三位講者分享討論面對歷史和使用空間的各種可能性,包括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花亦芬、淡江大學建築系講師謝明達,提供多樣資訊及思考觀點。白色恐怖受難者黃溫恭女兒黃春蘭分享成長歷程的傷痕,現場也播放事先採訪內容的影片,由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顧問陶士君闡述自身生命故事。參與者也向講座提出很多問題,包括圍牆拆除後對於居民是否更為便利,路名及建物名稱去中正化後是否確實可撫平受難者家屬傷痕,空間使用如何突破既有限制等。


下午場次則由參與者分成四組討論90分鐘,年長者與年輕人、不同背景立場者直接對話互相傾聽,互動非常熱烈。最後分享各組對於中正紀念堂轉型的看法,包括對於圍牆的改變較有共識,也討論堂體、銅像移除的問題;從整體都市計畫區域空間,提出更大膽的規劃;建築、顏色、名稱都可以更改,需更加考慮周邊居民使用及平權友善利用的可能;會中也有參加者提到,具體轉型變更方案應說明所需預算及財源。


文化部社會討論計畫包括4場願景工作坊、2天預備會議及3天正式公民會議。此次依照國際上審議式民主作法,邀請一定人數範圍的公民,透過經驗分享及討論互動提出意見。四場願景工作坊的結論,將作為預備會議課程的依循,以及公民會議陪審團討論的基礎。未來提出修法草案,也會擴大召開公聽會參與。


本次以審議式民主方式進行社會討論,促進公民之間在充足資訊基礎上多元對話討論。為讓無法到場參與的民眾也能瞭解討論情形,執行單位沃草團隊同步進行了網路直播,影片亦將持續留存在計畫網站的「出來講」(網址:http://_____cks.moc.gov.tw/)以及『中正紀念堂轉型給問嗎』粉絲專頁,也可以在網站的『鍵盤討論區』留下分享意見。未來會加以整理,作為公民會議及後續修法的參據。

 

 


公告時間:2017-12-04
文章來源: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74061.html

 

  • 本文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