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轉型願景工作坊 邀請專業工作者討論藝文x空間x政治

2018-01-02
  • A
  • A+
  • A++

中正紀念堂轉型願景工作坊 邀請專業工作者討論藝文x空間x政治

(圖/翻攝自文化部)


文化部推動的「中正紀念堂轉型之社會討論計畫」的第4場願景工作坊,(29)日下午在文化部的南海工作坊辦理。這場的17名參與者皆為專業領域工作者,包括有劇場演員、藝術家、自由音樂創作者、紀錄片工作者、獨立策展人、建築學者、國會工作者等,希望參與者能從藝文、空間、政治三個面向交換想法,針對中正紀念堂的轉型議題,找出彼此的共通或歧異點,在聆聽彼此想法及互相理解後,尋求下個階段的共識基礎。

 

本場次的參與者來自不同的專業領域,帶著不同的期待前來。在自我介紹時,參與者表示,中正紀念堂涉及都市計畫議題,他因為關心台北城市未來發展的想像而參加;也有參與者表示,辦公室同事對於中正紀念堂的保留與否已分為兩派,想法非常分歧,因此更想聽聽多元的聲音。有人認為對於中正紀念堂的未來,應拋開政治的爭議,要從藝術空間及庶民需求切入。

 

本場次的講者是高齡92歲、在台南市出生的郭振純先生分享白色恐怖年代的受難經驗,以及對於那個大時代的認知及解讀。現場也播放事先採訪內容的影片,由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顧問陶士君闡述自身生命故事。在120分鐘的小組討論中,兩組成員皆包含不同領域的專業工作者,相互交流關注的面向。建築空間背景的參與者表示,中正紀念堂的設計雖然未臻良好,但其為中華復興式的建築,從近現代建築研究的立場來看,仍有歷史意義及保留價值,只要把政治的威權象徵去除掉,它確實是文化資產,但希望未來的空間設計能更具開放性,讓各個族群都可親近。

 

藝術工作者認為中正紀念堂與國家兩廳院相連,整個園區是台北市很重要的藝文場域,現已有許多室內室外的展演及裝置藝術,期待未來能發展為更明確的藝文集散地,讓民眾可以全家大小一起來欣賞表演及看展覽,甚至吸引許多的國際觀光客來此朝聖,欣賞台灣獨特的藝術展演創作。也有參與者表示,應思考得利者是否為民眾,而非商家或政治人物;有關圍牆未來的規劃,有與會者認為圍牆不一定要拆除,因為除了可遮雨,也有年輕學子可在那裡自由跳舞及練習樂器;另有參與者主張,圍牆對於城市景觀和民眾進入都是阻礙,建議思考如何將空間還給民眾,讓威權制度及統治者離開歷史的舞台。

 

此外,過去涉及侵害人權的政治檔案應要更公開,藉此打開和民眾溝通的介面,當民眾瞭解過往真相後,就能逐漸理解及接受轉型正義的必要性。

 

在分組結論時提出從去除威權的面向切入,認為中正紀念堂要更名,空間的使用要考量各種屬性的使用者需求,提高可親性、公共性和便利性,但也要顧及文資法的規範及後續效應。此外,參與者都強調史料完整保存及活化推廣的重要性,並認為轉型時的各項措施要考慮受害者的觀感。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應在過程中創造未來性和持續性,讓空間的使用者在參與中不斷創造互動,並依功能需求來引導硬體配合改變,組織架構也要調整及提高效率。此外,許多藝術工作者表達台北的藝文空間缺乏中型藝文場館,建議可作為中正紀念堂未來轉型的方向。

 

文化部表示,有關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分為審議式民主討論與修法公聽會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採取審議式民主討論模式,包含擴大舉辦7場願景工作坊與公民會議,希望促進公民之間的多元對話及深度討論,使社會大眾在釐清真相的同時,亦透過持續對話讓不同歷史記憶的民眾更加相互理解彼此,找到面對共同未來的價值基礎。第二階段則聚焦中正紀念堂組織法的修法草案舉辦公聽會,將開放擴大社會參與。文化部希望透過兩階段的討論模式,從相互理解、多元對話,逐步聚焦未來願景,並形成修法草案。草案屆時將由文化部提送行政院將成立的促轉會審查決定。

 

為使未能到場的社會大眾也能瞭解工作坊的討論情形,並公開透明相關資訊,目前已進行的4個場次都辦理網路直播。完整內容同步在於網站的「出來講」(網址http://_____cks.moc.gov.tw/event)以及「中正紀念堂轉型給問嗎」粉絲專頁直播,民眾也可到網站的「鍵盤討論」表達意見。

 

公告時間:2018-1-2
文章來源: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74846.html

 

  • 本文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