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客短視逾20年不變 崩跌註定

  • A
  • A+
  • A++
2014-12-31

政客短視逾20年不變 崩跌註定

(圖/取自網路)

 

崩盤前總是會有跡象,但不論是投資人還是決策官員總是視而不見,所以每次崩盤時,投資人總是來不及逃生。但為何決策官員也對股市泡沫視而不見?

 

 

專欄作家Paul B. Farrell認為,就是這些決策官員導致每一次的泡沫和崩盤。官員不會防止泡沫,而是導致泡沫、崩盤之後再來善後,拿納稅人的錢為金融機構紓困。

 

 

聯準會前主席葛林斯班曾在著作《我們的新世界》中說到,股市崩盤後,他對國會以及在「六十分鐘」節目上承認,他真的直到非常晚都沒有發現。而股市崩盤,10兆美元就此蒸發。但是葛林斯班卻寫書大賺逾1000萬美元,更不用說他每一次的演講費高達25萬美元。

 

 

美國的決策官員腦子裡裝滿了意識型態,所以對事實視而不見。Farrell認為,葛斯班並不是完全不知情,他很清楚自己的政策。他掌舵Fed的18年來都高度信奉小說家艾恩蘭德絲《地球顫憟》中的自由市場教條,而這樣的教條後來還發展出雷根的「涓滴效應」經濟學。

 

 

葛林斯班的純粹、不加以控制、不管制的自由市場意識型態,對大型金融機構來說很有利,卻對一般納稅人來說非常非常不利。不管制市場的結果,就是導致2008年的崩盤,納稅了損失逾10兆美元。

 

 

Farrell認為現任的聯準會主席葉倫,也在遵循著葛林斯班的劇本演出。根據Farrell,美國前五大銀行控制著全美90%的存款。這些銀行花費數億美元進行遊說和提供政治獻金,以保障他們的利益並擴張他們理想的資本主義。

 

 

最近的預算法案讓這些大到不能倒的銀行得到想要的:延後甚至是逆轉保障納稅人的伏爾克法則和多德法蘭克法案。

 

 

情況彷彿又回到1999年時,就是銀行業讓國會取消保護納稅人長達80年的格拉斯史提格法案,分隔一般商銀行業和投資銀行。現在銀行又開始從事投機和賭博的遊獻,讓經濟再次陷入巨大的風險之中,就像在1929年崩盤之前一樣。

 

 

David Weidner曾說,葉倫掌管的聯準會似乎忘了,就是銀行業造成這一次的大衰退。現在,葉倫和這些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業,又再次設下了一個龐大的陷阱,等著納稅人深陷其中。

 

 

正如學者史帝芬羅奇(Stephen Roach)投稿《Project Syndicate》專文所稱,葉倫手下的聯準會「正在走上一條熟悉而且非常危險的路」。羅奇認為,聯準會執著不肯承認過去的錯誤,而正走上逐漸造成2008~2009年金融危機相同的道路。結果將會同樣的具災難性。

 

 

Farrell認為,下一次崩盤將是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後。因為葉倫正陷入令葛林斯班盲目了18年的相同自由經濟教條,而且下一次的虧損將比2000年和2008年來得還要大。資產管理公司GMO聯合創辦人葛拉罕(Jeremy Grantham)已經公開預測,「大約在總統大選或選完不久之後,股市的泡沫就會破滅,正如所有的泡沫一樣,而且會回到其趨勢價值,也就是最高點的一半」。若以上道瓊週五收在18000點上來看,下次崩盤可能會跌到約10000點。

 

 

道瓊跌到10000點聽起來似乎不太可信、難以想像,所以大多數的人選擇忽略它,並聽信華爾街說2015年將是風平浪靜的一年,直到2016年的崩盤來臨。

 

 

 

【一零一傳媒/整理報導】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