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上大銀幕 中國有IP?

  • A
  • A+
  • A++
2015-01-17

「爸爸」上大銀幕 中國有IP?

(圖/取自網路)

 

IP真正進入大眾視野,主要還是在2014年。IP,全稱為intellectual property,可譯為智慧財產權,意思是文學作品、影視作品與遊戲的素材版權。

 

但要追根溯源的話,IP產業在中國市場的演進,真正意義上或許可以追溯到2012年「中國好聲音」為開端。從那時起,國內市場逐漸興起了一波源自於電視的內容繁榮,並在接下來兩三年內擴散到整個內容市場。

 

由於這波內容繁榮的起點,本質是由電視所發起的,加上電視所屬的整個媒體業正面臨新媒介環境下的營收困境。所以站在媒體的立場,電視業迫切希望通過內容價值的最大化,來彌補媒體端的利潤流失。

 

因此,一個幾乎被整個市場疏忽的詭異現狀是:基於這樣的行業大背景,IP產業因為天然的多元化營收屬性和良好的利潤模式,被媒體業拿來作為內容價值擴大化的工具,正式引入到媒體產業中。

 

所以某種意義上說,IP產業也開始成為重構媒體業的方法論。

 

2014年年初,依託「爸爸去哪兒」效應,其大電影大獲成功,這部幾乎零成本的剪輯電影史無前例地收穫7個多億票房,給媒體業帶來了無比信心。而IP營收工具論的定位,也在這樣的市場狂歡中逐漸在中國落地。
 

這方面看的話,中國所謂的IP產業,從根子上就帶有媒體基因,根植的土壤也主要是基於媒體的優質視聽內容。這種認識也為媒體業熱衷的內容製作提供了更大動力,進一步為內容市場繁榮作出了貢獻。

 

但諷刺的是,這波IP產業論的落地,因為基本是由處於營收危機中的媒體業所主導(視頻業由於行業屬性,也決定了其對營收的迫切渴望),對內容的商業化顯得比較急躁,急功近利的行業氛圍中,市場對IP的定義,被限定在那些短時間內火起來的媒體視聽內容層面,即,內容即IP的市場認知。

 

 

近十年來,中國文化產業說得多,做的也不少,但並未有所起色。要說到真正所有成績,可能也就近兩三年的時間,大的BAT幾個巨頭,小到個人工作室。從傳統出版業、影視劇製作發行,到科技產業介入和資本大量湧入,整個行業似乎快速的形成了一種共識。

 

視聽內容的優質化使內容價值不斷向周邊擴展。而對這部分延伸價值,國內一度苦於沒有匹配的商業設計。為了截留價值外溢,行業週邊急需一個合適的「桶」來兜住它們。這種情況下,IP作為那只「桶」的角色,被國內市場所逐漸接受。

 

現階段,不論是在中國的媒體業領域還是在文化產業領域(兩個領域當然有重合),充其量不過是個工具,而整個文化產業的重啟的根本原因,從根子上看,主要是來自媒體內容價值的不斷向外延伸,並最終和文化產業實現對接。

 

本質上,中國目前這波文化產業的底層基礎,並非IP,而是內容。而且,其中最大的問題是,整個文化產業的推動,「以IP為引擎」和「以內容為引擎」,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產業方向。
 

 

【一零一傳媒/整理報導】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