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投資術:甚麼都投

  • A
  • A+
  • A++
2015-03-10

馬化騰投資術:甚麼都投

(圖/取自網路)

 

「好像看不出什麼潛力,但又透著未來感」,這是馬化騰的投資邏輯嗎?馬化騰談到了很多目前和騰訊有關的熱點話題,包括微信紅包、騰訊的全球化,騰訊和對手的比較,還有騰訊的創新理念。

 

馬化騰的投資邏輯

 

過去只要覺得跟我們有關的就不能放手,大家以為我們騰訊什麼都會做,我們也走過一些彎路,這兩年變化很大,現在想得比較開,把越來越多業務砍掉了,讓給其他客戶來做。

 

馬化騰所說的其他客戶指的大概都是騰訊已經投過的公司,比如替騰訊做了電商的京東,還比如滴滴打車、大眾點評、58同城、美麗說等。這些公司用數量不等的股份獲得了微信上的入口。

 

除了這些比較引人矚目的戰略投資,馬化騰在這次採訪中提到了很多之前沒有披露過的投資。比如「孤獨社交」Same。從 Snapchat 到 Blink,從 Altspace 到 Yo,騰訊幾乎在任何一個細分社交領域都有投資。馬化騰表示,

 

「Same 很有意思,看不出什麼潛力,但又透著未來感。這類產品騰訊還是通過投資來做。匿名社交、垂直社交還有很多空間。匿名社交不適合騰訊來做。騰訊適合做基礎構架性的服務。」

 

從前什麼都做,現在什麼都投

 

馬化騰此次兩會帶來了三個建議,分別是:

 

1. 互聯網+傳統生態:希望利用互聯網的平臺,利用資訊通信技術能夠把互聯網和各行各業,包括傳統行業結合起來,在新的領域創造新的生態。

 

2. 把政府有關部門大量的資訊資料互聯起來:希望用互聯網技術把很多資訊串聯起來,改善民生。在很多領域比如互聯網交通領域、教育領域,包括跟環保有關的。比如說用移動互聯網治理霧霾。

 

3. 網路版權的保護:我們把微信、QQ 平臺作為連接器,希望搭建一個最簡單的連接,連接所有的資訊和服務。下一步包括音樂、文學、動漫等等都是會越來越正規化越來越跟全球靠齊。

 

這三個建議可能代表的就是騰訊的未來,用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用微信連結一切服務和資訊,通過版權壁壘向更多的人提供優質內容。

 

「我們投資了掛號網,但是醫療行業再往下就更複雜,把它互聯網化很難。這跟整個體制有關,現在互聯網醫療還在起步期。」

 

「我非常看好中國的文化產業,目前看量還很小,但是基本上會感受到在影視方面、音樂方面,中國都有長足的發展。」

 

「互聯網就像電一樣,自從有了電,很多行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讓人想起了馬化騰說過的,騰訊要做互聯網的水和電,現在他們要更進一步做全社會的水和電,「很多互聯網公司都不約而同地考慮移動互聯網如何在傳統行業的連接,以及包括移動領域的潛力。目前大家各自的角度不一樣,我們是從通訊社交領域轉向連接服務,比如說紅包。」

 

 

騰訊的創新是紅包、「掃一掃」和「搖一搖」

 

今年微信紅包的金額是去年的 20 倍,馬化騰在微信上給同事發了 20 萬紅包。春晚的時候,企業通過微信向用戶發放了 5 億元紅包,因為 B2C 的紅包要交稅,所以稅就交了 1 億元。

 

紅包是微信的創新,但是紅包也是中國人傳統的禮儀。這就是騰訊式創新的味道。馬化騰提到了創新的問題,「全球來看,科技的發展,包括互聯網很多新的模式,中國產業或者全球其他國家也都是在跟隨,因為畢竟很多領域是在美國最早出來的。包括晶片,這個是沒有辦法的。」

 

「但是因為我們有龐大用戶和豐富的應用場景。目前,6.5 億的線民當中有 5.6 億是移動互聯網線民,這個滲透率是遠高於全球的。未來的創新是有很好的基礎的。但是這個還要一步一步來。」

 

當被問及騰訊本身在創新方面有什麼實踐時,馬化騰的回答是,「微信的掃一掃和搖一搖代表視覺和觸覺可以看到很多周邊的情況。有感測器、攝像頭等等,這個和過去的互聯網時代有很大的區別。」

 

 

全球競爭

 

除此之外,馬化騰還談到了對手。他表示 Line,Whatsapp 和微信的競爭已經塵埃落定,原來領先的就領先,原來落後的也很難打破。比如臺灣騰訊的市場份額其實不高,line 比我們還要高一點。這個時候就不要著急(在臺灣)做移動支付。

 

但是阿里巴巴和騰訊的競爭呢?至少從市值上阿里巴巴還是明顯占優的。

 

「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都做出了很好成績,市值都是一時的,十幾年前我們市值也不大。關鍵是在一波波浪潮下,做好自己」。

 

比如移動支付這一仗微信就打得很漂亮,馬化騰認為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還是有區別的,「移動支付上肯定會有多家,我們也不是商品類的是服務類的。在社交、O2O 大量跟支付有關,是我們做了一個零件開放給大家。」

 

【一零一傳媒/整理報導】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