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新物種!一隻會走路的魚

  • A
  • A+
  • A++
2015-10-07

發現新物種!一隻會走路的魚
(圖/取自網路)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WWF)日前一份報告,稱科學家於2009年至2014年間,陸續在在喜馬拉雅山脈東部地區,發現了200多種新物種,其中包括一種會打噴嚏的猴子,還有一種能在陸地上存活數天的、會走路的魚!

 

在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報告,介紹了近年來在不丹、尼泊爾、印度東北、緬甸北部及西藏南部等東喜馬拉雅山地區發現的211種新物種,包括133種植物、39種無脊椎動物、26種魚類、10種兩棲類、1種哺乳類動物、1種鳥類及1種爬蟲類,大量激動人心。這些於2009年至2014年間找到的發現,凸顯出該地區是地球上最多樣化的生態系統之一。

 

發現新物種!一隻會走路的魚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發現新物種!一隻會走路的魚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比較有趣的發現是一種能夠呼吸的藍色魚類,牠們可在陸地上存活4天,並於溼滑的地面滑行400公尺。世界自然基金會形容牠為「會走路的蛇頭魚」(walking snakehead fish)。另外,2010年科學家在緬甸北部發現一種「噴嚏猴」,牠們的鼻孔朝上,每逢下雨都會打噴嚏。據了解,這種猴子地球上現存不到300隻,且在雨天的時候,把頭埋在兩膝之間,以擺脫打噴嚏的煩惱。

 

世界自然基金會對於這些發現感到振奮,但也提到東喜馬拉雅山雖是地球上物種最多樣化的地區之一,不過該地區的動物原棲息地,僅剩25%保持完好,有數百種物種受到全球性威脅。因此,世界自然基金會警告,人口增長、森林濫伐、過度放牧、非法捕獵、採礦及水力發電等,都對生態造成嚴重威脅,並且希望能透過報告讓大眾認識新物種,喚醒國際社會及更多人對生態區面臨威脅的關注。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