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是誰竟敢偷走包拯遺骨

  • A
  • A+
  • A++
2015-11-11

大膽!是誰竟敢偷走包拯遺骨
(圖/取自網路)
 

年初,曾經確立曹操家族DNA類型的復旦大學研究團隊,已經將目光瞄準包拯DNA,想要破譯包公基因密碼,藉以釐清包氏後人和包公間關係,但前提是要有包拯本人遺骨。團隊人員為此尋尋覓覓,終於找到包公墓葬,正當小心翼翼地打開十一個塗著紅漆的木箱子時,除看見一尊舊瓷器外,眾人驚呼,「空的!」

 

2013年,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實驗室發佈了關於曹操家族的DNA研究成果,首次100%確定曹操家族DNA類型,震撼華人世界。後來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實驗室團隊人員將目標轉向包拯,因此前往在安徽省肥東縣包公鎮大包村的包氏宗祠,尋找包拯遺骨,以釐清源包氏血緣複雜的關係。

 

抵達安徽省肥東縣包公鎮大包村的包氏宗祠內,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碩士王遲早一一檢驗包氏宗祠內封存已久的11個塗著紅色漆的木箱子,希望在這裡發現歷史上眾說紛紜的「包公遺骨」。然而,除了第二個箱子內發現了一尊舊瓷器之外,11個箱子內空空如也。

 

大膽!是誰竟敢偷走包拯遺骨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按照張靖華博士的說法,安徽合肥境內的包氏後人,主要分布在三個區域,一部分生活在小包(小李蠻)村,這裡是包氏族人的主要聚居地;另一部分則生活在合肥包墩(現甯國新村包家樓守祠護墓)。而根據包公第36代後裔包訓安的補充說明,在整個安徽境內,包氏後人還另有兩支分別生活在舒城包家窪和桐城新渡。

 

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實驗室的文少卿博士說,「相關的研究已經開始,從安徽採集的血液中提取的DNA及分析資料現在都保存在實驗室裡」,目前實驗室已採集四、五十名包氏後人血樣,根據初步的DNA研究顯示,三地後人的DNA的遺傳類型,並不完全一致。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