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失智家人 注意早期7徵兆

  • A
  • A+
  • A++
2016-09-26

9月為國際失智症月,國民健康署呼籲,大家一起關懷周遭失智患者。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顯示,全球每3秒鐘就新增一名失智症患者,而東亞地區的失智症盛行率為6.99%。國際失智症協會(簡稱ADI)將每年9月訂為國際失智症月,2016年主題是「記得我」(Remember Me),就是要提醒民眾,即使罹患失智症的家人,現在可能已經不記得我們,但曾經共度過的美好時光,一直都在彼此心中。國民健康署也提醒民眾預防失智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增加大腦保護因子,例如多動腦、多運動、多和人群接觸、均衡飲食、維持健康體重;亦應該注意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例如憂鬱、預防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戒菸、避免頭部外傷等,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關懷失智家人 注意早期7徵兆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注意早期7徵兆!失智不等於老化 

 

隨著年齡增加,人們身體機能都會逐漸老化,包括智能也會減退,但並不會因為記憶力不好而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惟失智是一種疾病現象而非正常的老化,失智症患者因為腦部功能衰退,生活和自理能力則會出現明顯的影響,失智早期徵兆包括: 1.健忘,特別是剛發生的事會記不得;2.可能出現溝通困難,對於事物的表達字詞出現困難;3.在熟悉的地方迷路;4.對時間概念混淆,搞不清年、月、日或季節;5.做決定或處理個人財務方面會有困難;6.執行較複雜的家務會有困難;7.情緒或行為異常改變,對於各項活動及嗜好失去興趣,也可能出現行為異常、個性改變及憂鬱等情緒變化。

 

 

預防失智! 健康生活「趨吉避凶」


    國民健康署提醒: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包括:


    一、 趨吉:增加大腦保護因子 
       (一) 多動腦:學習新知、多閱讀寫作、多參與益智遊戲活動等。
       (二) 多運動:維持每周2~3次以上的運動習慣,如爬山、游泳、有氧運動、等皆是不錯的選擇。
       (三) 多和人群接觸:如參加公益團體、社區活動、擔任志工,增加社會參與。 
       (四) 均衡飲食:參考國民飲食指南,並從天然食物中攝取均衡營養。
       (五) 維持健康體重:維持正常體位(18.5≦BMI≦24)。


    二、 避凶: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 
       (一) 遠離憂鬱:以積極正向態度面對生活,憂鬱症患者宜定期接受治療。
       (二) 戒菸:可尋求戒菸門診協助。
       (三) 避免頭部外傷
       (四) 預防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藉由調整飲食及運動習慣,維持正常血壓、膽固醇及血糖值。

 

關懷失智家人 注意早期7徵兆
(圖/取自網路)

    若家中長輩出現疑似失智症症狀時,建議應立即尋求醫院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進行完整檢查和診斷,民眾可至【高齡醫學或失智症整合門診】服務醫院,可於就診前上網查詢或撥打各醫院電話確認,如需要協助,可撥打失智症關懷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更多詳細資訊請至國民健康署外網/健康服務網/國民健康署數位學習網/線上學習專區項下查詢或免費下載「認識失智症」衛教海報。

 

資訊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101傳媒/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