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新世代反毒策略 林揆:以人為中心追緝毒品源頭 以量為目標消弭毒品存在

  • A
  • A+
  • A++
2017-05-11

推動新世代反毒策略 林揆:以人為中心追緝毒品源頭 以量為目標消弭毒品存在

(圖/翻攝自youtube)

 

行政院長林全今(11)日在行政院會聽取「新世代反毒策略」報告後表示,毒品防制攸關社會安全與國家發展,是一場需要中央與地方、政府與民間齊心協力,全力出擊的關鍵戰役。呼籲各級政府、社會各界,一起向毒品宣戰,讓下一代真正遠離毒品危害。

 

林院長表示,去(105)年520後,在各機關強力掃蕩下,無論在緝獲藥頭,或查獲各類毒品的數量,皆較往年更具成效。他對所有第一線同仁的辛勞與成果,表示肯定。

 

林院長指出,儘管政府多年來在反毒工作上投注相當大的努力,但毒品仍是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在毒品控制方面仍有努力空間,特別是面對當前新興毒品泛濫、吸毒年齡層下降,以及毒品入侵校園等現象,仍有蔓延趨勢,政府應以歸零思考的方式,重新檢討整體反毒工作。經過部會的密集研議,提出「新世代反毒策略」,以「人」為中心追緝毒品源頭、以「量」為目標消弭毒品存在,有別於以往以「量」被動式查緝,並據以提出多項新作法,包括:


一、以科技化策略整合資料,呈現毒品網絡圖像,採用區域緝毒聯防機制,向上溯源打擊毒梟使其徹底斷根。
二、添購新設備,提升檢驗新興混合型毒品的能量。
三、建制北中南東四個整合性毒藥癮醫療示範中心,強化國家整體醫療及毒藥癮處遇作法。
四、採取一人一案方式,強化染毒者的戒毒專案輔導及轉介追蹤等連續性工作。
五、就現行刑法上有關販毒刑度進行檢視,必要部分以提高販毒刑度修法的方式處理。

 

林院長進一步指出,為使上述工作落實,請相關部會確實配合辦理:
一、在防毒方面,請衛福部食藥署統籌,會同經濟部工業局、財政部關務署、海巡署等,強化原料藥及先驅化學品工業原料的流向管理與監控,有效阻斷毒梟製毒原料來源,同時強化新興毒品檢驗機制,讓政府與民間的檢驗機構,能在短期內完成擴充必要儀器設備、檢驗項目與量能,即時檢驗出新興毒品,發揮示警功效。


二、在拒毒方面,請教育部連結內政部警政系統及地方政府,全力清查校園毒品黑數,鼓勵各級學校找出吸毒學生,建立完善通報機制,並結合家長、社政、醫療等支援體系,提供學生必要、妥適的輔導,以脫離毒品危害。同時要求各級學校與轄區派出所合作,建立校園周邊熱點巡邏網,阻絕青少年學生碰觸毒品的機會。


三、在緝毒方面,為徹底清出黑數,請台灣高檢署統籌檢、警、調、海巡、憲兵、關務等六大體系,即刻展開為期1年半的強力緝毒工作,充分掌握黑數;短期內相關數據會有升高,但也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掌握毒品製造、販售及販毒人口等資料,對症下藥。請各機關應依照法務部所規劃的各項緝毒策略,積極強化情資整合與運用,揚棄本位主義、發揮團隊合作,將毒品阻絕於境外的工作做好,同時也請內政部轉達第一線基層員警,販毒是毒害之源,務必以此作為強力掃蕩、全力打擊的標的;未來在查緝獎勵機制方面,也將配合調整,從過去側重「量」的獎勵,改以「人」、「量」並重的獎勵制度,達成斷根溯源的目標。


四、在戒毒方面,應視吸毒者的成癮狀況,結合法律的拘束力,引進醫療資源,給予適切的戒治、輔導與管制措施。由於這部分過去所做的有限,請衛福部就所提八項策略,會同相關機關從戒治專業人力補充、設施提升、組織等面向,擬具執行計畫、落實執行,提升毒品戒治能量。


五、在法律修正方面,請法務部儘速會商相關機關研擬修正草案報行政院,並列為請立法院優先審議法案,希望在下會期做到。至於需要司法院協助配合事項,亦請法務部洽請協助辦理。

 

林院長強調,此次政府新反毒策略會以4年為期,並以阻絕毒品製毒原料於境外、強力查緝製造販賣運輸毒品、降低新生吸毒人口、減少吸食者衍生其他罪行、減少吸食者健康受損等為主要目標。請法務部於一個月內彙整上述防毒、拒毒、緝毒、戒毒四大區塊分工等各項具體措施,提出反毒策略行動綱領,並與社會進行溝通、集思廣益後,將整個綱領完備化,報行政院核定。未來綱領計畫的執行,各區塊主責機關應於「行政院毒品防制會報」召開時提出具體成果,並就相關策略進行滾動式檢討與修正。

 

林院長表示,此次所提反毒新策略所需經費,請各機關先行盤點,今年經費不足部分,循程序報行政院申請動支第二預備金。107年度及往後所需經費預算,請各部會納入未來預算籌編,行政院將請主計總處給予最大的支持與調配。另相關部會因新增的工作事項,而有人力不足問題,也請循程序報行政院,由人事行政總處協助辦理。

 

公告時間:2017-05-11
文章來源: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2.aspx?n=F8BAEBE9491FC830&sms=99606AC2FCD53A3A&s=30CA4151F70228AD

 

【101傳媒/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