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科技園區產業設施BOT開發案正式啟動

  • A
  • A+
  • A++
2017-05-26

內湖科技園區產業設施BOT開發案正式啟動

(圖/取自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市長柯文哲上任以來對於民間的招商合作一直沒有太大的進展,在昨(25)日終於在「內科2.0計畫」旗艦基地-「臺北市內湖科技園區產業支援設施BOT開發案」正式簽約。業者將投資新台幣48億元,將興建總樓地板面積約35000坪頂級綠智慧建築,可望成為內科園區的新地標。本案於105年8月22日公告招商,106年1月6日甄得最優申請人,依議約程序完成契約相關文件內容議定後,於今日正式簽約。

 

簽約儀式由市長柯文哲與本案民間機構-宏匯瑞光股份有限公司許崑泰董事長共同簽署投資契約,為市府近兩年來第一個完成招商的大型開發案,也是全台灣第一件以「科技設施-育成中心及其設施」為開發本業的促參BOT案,規劃主體使用包括產業創新研發中心、育成加速中心、人才培育中心、共同工作空間及自造實驗空間等,合計面積不得低於產業支援設施用地法定容積之30% (約5,441坪),其他附屬使用項目則包括資通訊、科技、光電、生技、綠能、媒體、金融及支援產業發展之公共服務設施等相關產業。本案契約期間共計50年,預估每年約可創造3,600個就業機會。此外,整體政府財務效益包括開發權利金1.05億元、預估營運權利金8.38億元、土地租金44.36億元及房屋稅32.93億元等,總計至少86.72億元。

 

台北市市長柯文哲表示,這次的內科BOT案正是內科2.0計畫最核心的案子,在內科開發已經飽和的情況下,市府釋出總面積達1.75公頃、交通區位優越的絕佳基地,透過引進民間資金與專業投入,規劃開發作為企業創新研發及新創事業孵育發展的基地,促成新創事業與園區企業資源共享、資訊交流及人才引入,期持續擴展聚落效應,進而帶動區域發展,吸引更多元產業進駐,挹注內科園區再次繁榮的動能。

 

為了避免再犯過去BOT案附屬事業極大化、公共建設功能極小化的錯誤,除了要求財政局重新檢討制定「政府規劃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BOT之標準作業程序」外,同時主張BOT的本質是公共建設,不應以土地開發導向思維,忽略公共建設對社會的價值,因此,柯市府第一個BOT案所要傳達的概念就是即使沒有商場、沒有旅館作為附屬事業,只要在財務計畫可以平衡的前提下,即使不再商業極大化也能推動BOT。對於宏匯集團投資本案,支持產業創新,柯市長表示感謝,並期許本案成為公私協力共榮與良性合作的典範。

 

【101傳媒/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