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家保險公司各展風華 黃天牧:卓越保險必備的六大能力

  • A
  • A+
  • A++
2017-10-16

十二家保險公司各展風華 黃天牧:卓越保險必備的六大能力 | 文章內置圖片

 

 

一家保險公司的發展成敗,跟經營者的理念有莫大關聯。求新求變的同時,能否找到客戶心中缺失的拼圖,掌握社會脈動,始終是金融市場不變的顯學。

 

臺灣人就是愛投保!根據瑞士再保公司統計,去年臺灣保險滲透度僅次於開曼群島,高居全球第二位,此前更有連續八年蟬聯冠軍寶座,平均每人擁有二.四張壽險保單,每年保費支出近十四萬元。

數據看似令人嘖嘖稱奇,背後的原因其實也不難理解,除了保障安全,保險還是最多臺灣人使用的理財工具。景氣好的時候,買投資型保險產品;景氣差則買儲蓄險或保障型保險產品,不必顧慮入手的時間,難怪深受國人垂青。

為瞭解保險業者在民眾心目中的服務品質,以及各人壽保險、產物保險公司的特色,《卓越雜誌》委託世新大學民意調查研究中心展開「二○一七卓越保險評比」調查,再經由專家會議評比,根據品牌形象、服務品質、企業社會責任等關鍵指標選出十二家獲獎業者,希望得獎名單能作為讀者投保的參考素材。

 

十二家保險公司各展風華 黃天牧:卓越保險必備的六大能力 | 文章內置圖片

 

 

 

關懷本土 胸懷全球視野

 

「二○一七卓越保險評比」頒獎典禮於九月五日在臺北晶華酒店舉行,金管會副主委黃天牧、商研院董事長許添財、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卓越雜誌》發行人林定芃與董事長丁雯洲、世新大學知識經濟發展研究院執行長伍佩鈴、淡江大學財金系副教授謝明瑞等貴賓均到場支持,一同共襄盛舉。

擔任頒獎嘉賓的黃天牧表示,在他個人心中卓越的保險業有一個光譜,左邊是關懷本土,右邊是胸懷全球化的視野,在本土與全球之間,還要保有金融韌性、金融創新、數位金融、綠色金融四大能力。

目前整體世界局勢日漸動盪,面對金融風暴這顆不定時炸彈,如何增進風險承擔能力,考驗著保險業者的金融韌性。黃天牧指出,保險業除了吸納全球化最好的人才研發創新金融商品外,監理和經營的規則也應跟國際接軌。他並以「從自己公司的大樓開始變成一個綠建築」為例,勉勵保險業者從保單設計和營運管理開始推動環保,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海納綠色金融。

 黃天牧也呼籲業者關心整個社會所關心的事情,如氣候變遷與老齡化社會等, 「我們要讓保險成為庶民的保險,像若干年前金管會推動的微型保險,或是最近大家談的終老保險,其實都是讓市井小民享受保險對生活的意義,貼近生活,民眾才能夠真正受益於保險帶給他的福祉」。

許添財則警告:「當然保險公司應該最懂得風險管理,還會預測風險,那自己的風險呢?就像大家想像中臺灣不可能有缺電的問題。」他勸誡保險業者不要抱持僥倖心理,成功與失敗只存在於一念之間,唯有存著信心、懷著好心、用心為客戶著想,才能成為「卓越保險」。

 

小而美 大而全

精益求精才能提升價值

 

林定芃於活動中分享,賓士比BMW早誕生三十年,賓士在BMW百歲生日時,曾在影片上開玩笑,「感謝百年競爭,沒有你的前三十年我有點無聊。」林定芃期許,透過本次評比,讓各保險公司知道自己的優勢,並從同業身上學習,提升保險產業的整體價值。

致辭的最後,丁雯洲以電視上的美食節目收尾,他分享香港美食家蔡瀾帶著節目主持人,不是去吃豪華大餐,反而到鬧區的小茶餐廳點一盤炒米粉,還把它介紹得令人食指大動。他從中領悟:經營公司,不在它的大或小,而是怎麼把公司經營卓越,「就像那一盤米粉一樣,雖然是茶餐廳的炒米粉,但是他不輸鏞記的烤鴨,一樣可以獲得美食家的青睞」。

小可以美,大可以全,在多變詭譎的金融市場,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唯有不斷精進自我,臺灣保險業才能在世界繼續發光發熱。

 

【101傳媒/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