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遭狂犬病陽性鼬獾咬傷 疾管署籲勿接觸野生動物

  • A
  • A+
  • A++
2018-02-22

2人遭狂犬病陽性鼬獾咬傷 疾管署籲勿接觸野生動物

(春節期間,國內發生兩起遭鼬獾咬傷的事件,疾管署呼籲民眾不要接觸野生動物。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疾病管制署公布今(2018)年國內首2起鼬獾咬傷民眾事件,且鼬獾檢體經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檢驗均確認為狂犬病陽性。2名傷者分別居住在臺南市關廟區及花蓮縣光復鄉,於本(2)月17日、18日遭闖入的鼬獾咬傷,2名傷者均已就醫無不適症狀,衛生單位將協助傷者依時程完成後續狂犬病疫苗接種,並進行健康關懷。

 

疾管署表示,國內每年均有數起鼬獾抓咬傷民眾案件,今年迄今有2起,去(2017)年同期為0起,全年則有18起,其中13件檢驗為狂犬病陽性、1件陰性、4件未送驗,分布範圍為花蓮縣及南投縣各3件,台南市、嘉義縣及台東縣各2件,屏東縣1件。另國內自2002年迄今累計3例人類感染狂犬病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分別為2002年及2012年各有1例,感染地為中國大陸、2013年1例,感染地菲律賓,均已死亡。

 

疾管署指出,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腦脊髓炎,潛伏期約1至3個月,初期症狀有發熱、喉嚨痛、發冷、厭食、嘔吐、呼吸困難、咳嗽、頭痛或咬傷部位異樣感,數天後出現興奮及恐懼現象,然後麻痺、吞嚥困難,咽喉部痙攣,並引起恐水現象(又稱恐水症),隨後會發生精神錯亂及抽搐等情況,如不採取醫療措施,患者常因呼吸麻痺導致死亡,致死率近100%,但如能在遭動物咬傷後及時就醫,並接受狂犬病暴露後預防接種,可以降低發病的風險。

 

疾管署再度提醒,民眾應避免接觸及捕捉野生動物(包括蝙蝠),每年須帶家中犬、貓寵物等施打狂犬病疫苗,如不慎遭野生動物或流浪犬貓抓咬傷,請以肥皂及大量清水沖洗傷口15分鐘,再以優碘或70%酒精消毒後,儘速前往「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種服務醫院」(如附件)就醫,經醫師評估如有感染狂犬病風險,應儘速接種免疫球蛋白,並依時程(接種第一劑當天為第0天,及第3、7、14、28天)接種5劑人用狂犬病疫苗,降低發病風險。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免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公告時間:2018-02-22

新聞來源:https://www.mohw.gov.tw/cp-16-39890-1.html

 

【101傳媒/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