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報剪出幾十萬人民幣新商機

  • A
  • A+
  • A++
2014-11-06

剪報剪出幾十萬人民幣新商機
 (圖/取自網路)

 

「剪剪報紙也可以發財,這是真的嗎?」如果說一家二十幾個人的小公司,利用收購價才幾毛錢一斤的舊報紙,每年創造出十幾萬或者幾十萬元的利潤,就可稱之為「發財」的話,那麼這是千真萬確的。廈門「蘭花剪報公司」的老闆紀劍峰最早在廈門深田路陋巷辦公,到今天購買兩套凱旋廣場的豪華公寓做辦公室,五年換五個地方,頗具傳奇色彩。

 


事業和愛好不謀而合

紀劍峰初與報紙結緣時,只是把它當作認識世界的工具。而報紙作為一種「新聞易碎品」,總是來去匆匆,難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日後翻查起來也不方便,於是萌發了剪報的念頭。到初中畢業時,他剪出了厚厚一本《醫療衛生專輯》,這是小紀最早的剪報集子。

 

1993年的一天,小紀在某份報紙一個並不醒目的版位上,捕捉到了一條改變他一生的信息——「剪報公司:九十年代必需品」。小紀讀了一遍又一遍,難掩內心的狂喜:沒想到事業和愛好可以合二為一!

 


量體裁衣,先找客戶后訂報

客戶是跑出來的,一點不假。蘭花公司自成立第一天起,就本着「先找客戶,后訂報紙」的原則將剪報的營銷視為業務重點,定員定時上門推銷,根據剪報產品的類別、性質,尋找合適的客戶。根據小紀的經驗,客戶感興趣的內容主要集中在行業信息、競爭情報、媒體傳播與廣告監測等方面。業務員在第一次拜訪客戶時,會將產品樣本及公司介紹派發給客戶,激發其潛在需求,客戶若有需要一般會主動聯繫訂閱。有了客戶,小紀才按客戶的信息需求有選擇地訂閱相關的報刊。

 


競爭優勢在於製造「絕版」

成立至今,「蘭花剪報公司」一直是廈門市乃至福建省惟一的一家專業剪報公司,每年投入五萬多元,訂有近300種報刊雜誌,其剪報產品類別涵蓋了二三十個行業,前來訂閱剪報產品的客戶也從1994年初的二三十家發展到現在的五百多家,一份剪報的月訂費一般是50元,算一算就會明白,盈利空間還是較大的。

 

他相信,最重要的永遠是你所面對的某個特殊的客戶。正如世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一樣,剪報諮詢業也沒有兩家需求完全相同的客戶。「蘭花公司出售的每一件產品都是絕版,沒有可複製性。」

 

為此,爭取到客戶以後,紀劍峰和他的同事們首先區分出不同客戶的需求差異,即使兩家客戶提出了相同的要求,他們也一定要從中找出不同的個性來。紀劍峰要求員工們必須做到「腿勤、口勤、腦勤、手勤」,既要有保險推銷員的勇氣和毅力,還要有專業編輯的知識和經驗。一條信息必須經過整理、研究、分析和判斷的過程之後才會體現出真正的價值,僅僅停留於採集根本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信息服務。蘭花的信息產品涵蓋家電、廣告、食品等多個類別共計數百個品種,紛繁複雜,這就要求采編人員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其中敏感度是最關鍵的。而敏感度來源於知識積累,決非一朝一夕的事。為保證人員的素質,蘭花公司特地在全國各大專院校聘請了上百位專家擔任顧問,以保證其產品的含金量。紀劍峰今年30歲出頭,其他的職員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他們中學歷最低的也是大專水平。

 


積極e化,輕裝前行

許多人都問過紀劍峰這樣一個問題:剪報諮詢業會不會受到互聯網的衝擊?他說:「既然提出了這個問題,就說明衝擊已經形成。但是,剪報諮詢業是不會被互聯網所覆蓋的。」

 

原因很簡單:

 

第一,儘管互聯網上的信息浩如煙海,但是實際上大多數報刊並沒有電子版,即便有,也只能瀏覽部分內容。

 

第二,從互聯網搜索到的信息,往往雜亂無章且重複太多。

 

第三,以時間為順序,是互聯網信息傳播的一個特點。就是說,你今天看到的東西,可能幾個月以後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須知剪報諮詢業服務的核心是諮詢,而不是剪報。

 

 

事實上,蘭花剪報公司早已在互聯網上開設了「電子版」,電腦已取代了剪刀和漿糊,成為「剪報族」的謀生利器。每天早上,電子「剪報員」會坐在電腦前將各報社傳來的報紙電子版進行電子分類,存入數據庫,供客戶通過互聯網查閱。這項服務須按條例另行收費。

 

據介紹,紀劍峰正在籌備把裝備升級-——運用電腦光碟製作剪報成品。通常,一周的剪報資料裝訂起來,重量可達兩三斤,如果企業要看整月的剪報,就得拿箱子來裝。運用電腦光碟后,幾十斤厚重的資料全都可以裝進薄薄的碟子中。到時,紀劍峰和他的蘭花公司就可以輕裝前行了。

 


【101創業大小事/整理報導】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