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位贏未來 數位化重構新商業

  • A
  • A+
  • A++
2015-02-12

用數位贏未來 數位化重構新商業

(圖/取自網路)

 

華為發佈了一份名為《用數位贏未來,數位化重構新商業》的行業趨勢報告。報告對互聯網和大資料對於傳統產業的顛覆性影響給予了充分支援,以下是該趨勢報告的全文:

 

用趨勢贏未來,數位化重構新商業

 

人類社會和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也是一部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半個多世紀以來,精彩紛呈的ICT技術,彙聚成了波瀾壯闊的互聯網,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人類社會和人類文明帶入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天,人類社會已經步入網路時代和資訊時代,但,這僅僅是一個起點,我們正在迎來資訊社會的下一波浪潮。資訊社會不可阻擋。

 

 

「Internet+」驅動數位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引領下一波資訊化浪潮

 

今天,我們已經處在無處不在的網路連接中,也處於各種各樣資訊的包圍中,但,數位世界與物理世界基本上還是平行的,或者說耦合得還不夠緊密。資訊時代,對任何傳統企業和傳統產業,「Internet+」都會成為創新焦點,或者說傳統企業和傳統產業要借助Internet來實現重構,驅動數位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

 

互聯網不僅僅是基礎設施,更是全新的思維模式。

 

互聯網的核心是「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連接」,成為電力一樣的基礎設施,極大地提高了效率和降低了成本。但是,互聯網的價值遠不止於此,更大的變革和深遠影響來自思維方式的改變和變革,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其核心是以「全連接和零距離」來重構我們的思維模式,人和人之間、企業和客戶之間、商業夥伴之間,都是全連接和零距離的。

 

因此,企業的思維模式、商業模式、行銷模式、研發模式、運營模式、服務模式等,都必須以互聯網的時代特徵為出發點進行重構,不是僅僅把互聯網作為工具疊加在傳統模式之上,其中,思維模式的重構是第一位的,因為思維模式是行動的指南。

 

從價值傳遞環節向價值創造環節滲透,互聯網將深度改造傳統產業。

 

商業過程紛繁複雜,概括起來包括價值創造和價值傳遞兩大環節。在價值傳遞環節,主要是我們常說的資訊流、資金流和物流,而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則打通了物流、資訊流和資金流。互聯網已經全面滲透並改造了價值傳遞環節,實現了數位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減少甚至消滅了中間環節,重構了商業鏈條。

 

當前,互聯網開始向價值創造環節進行滲透,特別是向產品研發和製造等領域滲透。而且這種滲透是全方位的,包括技術的滲透,如特斯拉用資訊技術和互聯網重新定義汽車;也包括研發模式的改變,如使用者參與的研發、眾包模式的研發等等。製造領域也在發生同樣的事情,繼蒸汽機、電力、IT技術之後,互聯網技術和先進製造技術結合,互聯網正在引領工業4.0的發展,實現大規模製造的高效率和手工作坊個性化的融合,這將是又一次工業革命。互聯網和ICT技術向價值創造領域的滲透,就是數位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資訊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才剛剛開始。

 

資訊和資料經營成為核心競爭力,互聯網將形成更高層次的資訊壟斷和不對稱。

 

互聯網使得資訊的傳播和獲取非常便捷,打破了傳統企業壟斷知識和資訊的局面,靠壟斷資訊獲得高價值的企業和產業,將難以為繼。但,這只是硬幣的一面,硬幣的另一面是又在更高層次上形成了新的壟斷和不對稱,互聯網巨頭通過彙集海量的使用者資訊和交易資訊,借助大資料分析等技術,充分發掘使用者的行為資訊,形成了新的資訊壟斷,對其他的企業和服務商形成新的不對稱,從而形成了新的、更高層次的壟斷。資訊社會,資訊成為比基礎設施更為重要的基礎設施,資訊和資料的經營已經並將繼續成為更加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權力向使用者轉移,使用者的全流程參與,彙集使用者的智慧構建新的制高點。

 

互聯網打破資訊不對稱,使得資訊更加透明化,使用者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在新的形勢下,要求企業在更高層面上來實現「以客戶為中心」,不是簡單地聽取客戶需求、解決客戶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讓客戶參與到商業鏈條的每一個環節,從需求收集、產品構思到產品設計、研發、測試、生產、行銷和服務等,彙集使用者的智慧,企業才能和用戶共同贏得未來。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互聯網思維的核心就是使用者思維,產品設計、極致用戶體驗和口碑傳播等,都離不開用戶的參與。但用戶參與並不是簡單的建設社區和論壇,而需要整個企業的管理模式、研發模式、技術架構等都適應這種新的模式。

 

借助ICT技術實現顛覆性創新,重新定義市場,ICT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在資訊時代,企業ICT系統已經不僅僅是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支撐系統,更是面向客戶的業務系統、生產系統,從「管理數位化、IT資產化」向「產品數位化、資料資產化」的方向發展。借助ICT系統實現顛覆性創新,從而重新定義市場,ICT正在成為企業業務發展的引擎和核心競爭力。這樣的例子很多,大到汽車製造,小到路邊速食店,都可以借助ICT技術和互聯網重新定義市場。未來的企業,無論從事的什麼行業,也無論企業的規模大小,首先是一個「高科技企業」,不能充分利用資訊技術實現業務昇華和改造的企業,在資訊時代是沒有生存空間的,如同今天用馬車和高鐵來競爭一樣。

 

數字社會將迎來新一波發展浪潮,這個浪潮的標誌是互聯網從商業的價值傳遞環節向價值創造環節滲透,數位社會和物理社會走向更加深入的融合,「Internet+」成為傳統行業創新的焦點,也是傳統產業數位化重構的起點。

 

 

 

數位化重構,用趨勢建立優勢,贏得資訊時代的未來

 

面對不可阻擋的資訊社會,順應行業的大勢,以互聯網思維,借助先進的ICT技術,以「Internet+傳統產業」進行數位化重構,用未來的趨勢建立現在和未來的競爭優勢,成為適應資訊時代的必然選擇。而且,這種重構是全面的、深刻的變革,並不是簡單地把互聯網作為工具使用。

 

 

思維重構:以互聯網時代的全連接、零距離等為出發點,建立新的商業思維。

 

當互聯網隨處可得時,互聯網化就成為了最根本的商業思維。因此,互聯網必須是一種內生的商業思維,以互聯網的全連接和零距離的基本特徵為起點,重構商業模式、行銷模式、服務模式等外在形態,並以此驅動管理模式、研發模式、運作模式等內在形態的重構,從而重構整個企業的觀念、組織和流程。

 

思維模式的轉變,對於處在新舊時代轉換過程中的行業和企業管理者是極其痛苦的,但恐怕別無選擇,因為當新時代來臨時,生存狀況與生存品質往往不取決於是否轉變,而是取決於轉變得有多快。

 

 

業務重構:沒有雲服務就沒有未來,雲服務是企業在資訊時代的基本經營模式;借助雲計算商業模式的變革,抓住ICT走向雲服務的戰略機遇,再造一個電信業。

 

雲服務首先是一種商業模式和商業思維,不同企業的業務範圍不同,雲服務的表現形式也不同,有的是提供產品銷售,有的提供售後服務,有的提供線上的資訊服務,有的提供線上遊戲,有的提供電子商務和網路銀行……;但是,雲服務的根本是超越產品經營本身,在更高層面上經營使用者以及使用者的資料,這是雲服務的本質。沒有雲服務,就失去了經營用戶的基礎,無論是什麼企業、生產什麼產品,雲服務都是未來的基礎,耐克的例子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這樣的趨勢,給電信業帶來了巨大戰略機遇,因為企業雲服務所需要的ICT基礎設施,也自然就成為了最基礎的雲服務。回顧100年前,1900-1930年是企業拆除自己發電機、購買電廠的電力的30年,同時,企業開始建立打孔機和製表機等IT系統的前身。我們判斷,未來的30年,是企業拆除自己資料中心、購買ICT雲服務的30年,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借助雲計算的商業模式變革,企業ICT走向公有雲,給電信業帶來了數以萬億美元的戰略機遇,是再造一個電信業的基礎。

 

 

運營重構:互聯網化運營,實現All Online,On-Demand的自動化和智慧化,從內部管控模式轉變成外部使用者服務的模式。

 

互聯網的全連接和零距離,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打破了資訊不對稱,使權力向用戶轉移,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企業的運營必須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實現互聯網化的運營。首先是給用戶以自由,讓使用者基於On-Demand的方式獲得服務,自由是使用者最高也是最基本的需求;其次,支撐用戶On-Demand的基礎是企業走向Online模式,但是,Online不僅僅只是客戶介面的Online,更重要的是以面向客戶的Online牽引企業內部運作的所有環節走向All Online,以及建立在All Online基礎上的智慧化和自動化。

 

因此,面向互聯網時代的運營重構,並不是簡單地提供一個線上客服和線上銷售,而是面向使用者On-Demand需求的整個流程再造,其根本的變革是從內部管控的流程模式轉變成外部使用者服務的流程模式。

 

 

ICT基礎設施重構:建立以資料中心為中心的ICT基礎架構,適應資訊時代的發展要求,發掘「數位石油」的價值。

 

無論是電信運營商還是其他企業,ICT基礎設施都是支撐業務轉型和數位化重構的基礎。在資訊時代,資訊和資料的經營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資料分析能力成為關鍵,為企業帶來新的智慧和智慧。基於大資料分析,企業可以做到深入的洞察客戶、精確的產品研發、精准的市場行銷、精確的企業管理、科學的管理決策、節能環保等等。企業資料成為新時期的石油,即數字石油,而資料採擷和資料治理能力則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的所有商業活動都將數位化,而資訊的存儲、處理和交換,業務的處理和商業的交易等都是發生在資料中心內,因此,資料中心成為ICT基礎設施的核心,成為「數位時代的電話交換機」。構建以資料中心為中心的網路架構和ICT基礎架構,是資訊時代的基本要求。

 

 

技術重構:軟體定義和Scale Out計算模式,重新定義IT和網路的架構,引領下一波技術變革的潮流。

 

風光無限的商業創新的背後是技術創新的默默奉獻,商業和技術的雙輪驅動成就了互聯網。圖靈獎獲得者Jim Gray提出新摩爾定理:網路環境下每18個月產生的資料量等於有史以來資料量之和。面對海量的資訊和流量,並且流量的突發性和不可預測性越來越強,更為敏捷和可擴展性是ICT基礎的基本需求。傳統以硬體為主導的產品架構、基於預先規劃的建設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未來業務發展的要求,需要新的技術理念來支撐新的業務模式。

 

軟體定義和Scale Out計算模式成為主要的趨勢,在硬體可程式設計的基礎上,通過軟體實現更加靈活的產品架構。軟體定義不僅僅表現在IT領域,如軟體定義存儲、軟體定義資料中心等等,也進一步擴展到網路領域,如軟體定義網路、網路功能虛擬化等等。Scale Out計算模式更是滲透到每一個領域,克服Scale up模式的材料和工藝的制約,成為構建超大容量和超低成本系統的基礎。從最底層的眾核的晶片設計到分散式存儲、平行計算、全分散式的網路架構,都是在Scale Out設計理念指導下的實踐。軟體定義和Scale Out計算模式將重新定義IT和網路的架構,引領新的技術變革的潮流。

 

 

資訊社會不可阻擋。順應行業大勢,以互聯網思維、借助先進ICT技術和解決方案,實現數位化重構,用趨勢建立優勢,是每一個企業和行業贏得未來的必然選擇。未來不僅屬於建立在虛擬原則上的網路公司,更屬於深深植根于現實世界的產業。華為聚焦以ICT基礎設施為核心的管道戰略,制定融匯最新理念和技術的SoftCOM網路架構發展戰略,開放合作,與業界共同努力,支撐傳統產業完成數位化重構,推動資訊社會上升到新高度!

 

【一零一傳媒/整理報導】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