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老師如何帶員工研發(上)

2015-01-02
  • A
  • A+
  • A++

英文老師如何帶員工研發(上)

(圖/取自網路)

 

直到現在,羅永浩依然表現得很自信。

 

 

自信來自錘子手機T1的高滿意度。他認真地調出一份調研報告,報告基於7000個左右的受訪樣本,「我們使用者滿意度在90%以上,雖然各種負面新聞纏身,產品本身在業內受到高度認可。」羅永浩展示,34%使用者樣本的上一部手機是iPhone,而其滿意度是73%。

 

 

不過,對於很多不熟悉羅永浩更不瞭解錘子手機的人而言,他們至今依然困惑,為什麼一個英語培訓老師可以帶領一群工程師做出一部手機?手機業的運行法則在發生什麼變化?這麼「不靠譜」的事怎麼就發生了?

 

 

 

定製品的工匠

 

乍聽羅永浩進軍手機業,很多人以為其核心資源是知名度。其實,這不是做手機的核心能力。

 

 

錘子科技CTO錢晨說,羅永浩一直是電子消費品的發燒友,「BBS剛出現的時候,老羅能寫上萬字的使用者體驗,評論產品的優劣,網上轉載率特別高,長期積累了對用戶體驗的理解」。

 

 

在錢晨眼中,但凡有設計感的物件,羅永浩有一股子「神經病一樣」的好奇。他們曾一起去日本,從來不用香水的老羅花了100多美元買了一瓶CD的香水,就為看看包裝和圖片,琢磨廣告和包裝的關係,研究完將香水隨便一塞就完事,「老羅的好奇心特別強,常常花錢買東西研究明白就扔了,在他邊上總能撿到便宜貨」。

 

 

愛琢磨,眼睛就毒。

 

 

錘子科技負責供應鏈的副總裁關健評論說:「從來沒有見過這麼苛刻的人。」T1量產的時候,老羅跑到北京亦莊的生產車間,檢驗正面顯示幕旁兩個黑邊的寬度是否一致,稍有差距就扔到一邊,據此淘汰了一批產品。「頭一批生產的500台手機,他認定150台不合格,代工廠的人簡直崩潰了。」隨後,羅永浩將信賴的產品經理全調到一線,因為「在他的培訓下,這也都是一群非常苛刻的人」。

 

 

細節可以苛求到何種程度?主管工業設計的副總裁李劍葉表示,錘子TI的聽筒上面有三排小孔,排列時呈現出一個箭頭的形狀,靠近感測器的一處剩下兩個孔,其孔徑比其他的要小,「假如孔徑完全一致,會感覺離邊緣太近,只有感知非常敏銳的人,才能發現這樣的問題。」

 

 

羅永浩個人酷愛設計,他是藝術設計網站dribbble.com的常客,在那裡他發現了錘子科技現在的UI(User Interface,使用者介面)總監肖鵬,後者是網站上人氣排名靠前的中國設計師。

 

 

肖鵬回憶,研發ROM系統的階段,如果設計師沒有畫出理想的效果,淩晨兩三點回家,而羅永浩就睡在辦公室,自己在設計網站搜尋風格相近的設計,設計師往往在淩晨五六點鐘會收到羅永浩發出的參考圖案,第二天再一起討論,「UI方面老羅做了挺多貢獻,大量介面元素是他自己提出來的。」肖鵬說。

 

 

羅永浩承認自己的風格是「舉輕若重」。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型的老闆,他操心所有核心的細節:設置哪些功能,按鍵放在哪裡,介面怎麼做……「某一個單向領域,確實有比我更加苛刻、挑剔的人,但在全域上沒有。」

 

 

吊詭的是,在看似高科技的手機行業,這種定義產品美學和細節的工作,現在已成為組織生產的核心。智慧手機的供應鏈已經高度成熟,按照錢晨的說法,各種部件就像食材一樣豐富,但是手機的本質屬性不是標準品而是「定製品」,「軟體的要義是化繁為簡,硬體是簡中見繁,比如同樣是高通晶片,有的音質就能勝出一籌,這不只單技術問題,而是一種設計思路和審美取向的綜合結果」。

 

 

在紅海競爭的智慧手機市場,細節處的人性和美其實是錘子手機最大的賣點,可惜被喧鬧的雜訊掩蓋了,而雜訊的部分源頭還是羅永浩的高調。

 

 

羅永浩缺少生產製造的經驗,在他選擇「三明治結構」的時候,設計公司Ammunition和錢晨都警告過他量產的風險:要求三個主體部件在同一平面嚴絲合縫,構建這種精緻的美感非常困難。然而,「初生牛犢不怕虎」,固執讓羅永浩在量產階段吃盡苦頭。

 

 

更有趣的是,T1進行系統適配的時候,羅永浩錯選了某廠商的一款機器,那款機器較之iPhone5又沉又厚,而「人對厚度和重量的手感取決於上一個手機」。這個小失誤導致很多用戶反映T1太重。在上市前,負責結構的機械工程總監曾令軍請求再多給點時間進行輕薄化,而羅永浩做出了一個最貼近CEO的決定,表示拒絕:「新廠商的錢是有限的,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浪費。」

 

 

 

奇怪的是,為什麼很多人願意跟隨羅永浩?

 

 

 

【一零一傳媒/整理報導】

 

  • 本文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