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小國 瑞士給台灣的教訓

2015-01-30
  • A
  • A+
  • A++

同為小國 瑞士給台灣的教訓
(圖/取自網路)

 

景秀麗的瑞士琉森(Luzern)一個不起眼小小公園裡,隔著一水之隔的岩壁上,倒臥著一頭狀似臨終前仍戚鳴不已的石雕獅像,曾讓大文豪馬克吐溫歎道「這是全世界最哀傷的一頭獅子」。

 

 

這是一頭象徵瑞士傭兵的獅子,用以紀念一群在1792年保護法王路易十六而壯烈犧牲的瑞士傭兵。

 

瑞士自古以來多山貧瘠、風土不適農作,人民為求溫飽、不少成年男子紛紛外出以傭兵為業,並以守護雇主忠於所事、驍勇善戰的堅貞信譽聞名於歐洲,甚至成為梵諦岡教宗的欽點近衛隊。

 

刀鋒下討生活的日子不好過,為遠離戰火蹂躪,瑞士的中立傳統起源甚早:自1515年的馬利尼亞諾戰役,確立瑞士邦聯不再以武力擴張領土的基本原則後,一直到1815年,擺脫歷史上最後一次被占領時期(法國拿破崙),在維也納會議上受國際(歐洲)承認為永久中立國,至此奠定瑞士特殊的政經中立色彩,日後更有計畫地成為跨國富豪們趨之若鶩的避險天堂。

 

 

堅守信念與榮譽之獅

 

瑞士向來以輕稅簡政、預算平衡、精密工藝、忠誠保密等優勢,在世界經濟發展排行榜上長期名列前茅,瑞郎也因此成為全球最安全穩定的貨幣之一。所以,當瑞士央行(SNB)在2011年實施1歐元兌1.20瑞郎的上限政策時,在瑞士源遠流長的卓越信譽加持下,這種「類固定匯率」的可預測做法,不僅有效降低了匯率變動的不確定性,也同步強化了瑞郎的投資避險功能。

 

SNB為何決意緊盯歐元?這明顯違背了瑞士向來自豪的中立傳統。事實上,維持央行運作超然獨立的中立思維,正是瑞士當初不加入歐元區的根本目的之一。

 

因為2011年歐洲爆發主權債信危機,瑞士理所當然成為眾多跨國資本的暫泊之處。但外資/熱錢湧入不免會推升瑞郎漲勢,造成出口競爭力下降,甚至限縮終端消費物價的自然增加,進而導致通貨緊縮的疑慮。在「利之所趨,勢之所在」的考量下,SNB最終決定把自己跟歐元綁在一起,將貨幣政策獨立性外包給歐洲央行(ECB)。

 

這種改變中立信念的舉措,該不該?對不對?適不適當?答案很快揭曉。

 

 

為何自毀承諾?

 

2015年初,SNB閃電宣布與歐元脫勾、大幅調降基準利率至負0.75%,造成一場重擊全球匯市的貨幣海嘯:瑞郎單日漲幅一度超過三成、瑞股暴跌一成以上,數以千萬計的國際資金片刻蒸發。

 

一場背離歷史信仰的實驗至此結束。歷時三年半、要價上千億瑞郎。

 

 

SNB為何出爾反爾?自毀承諾?

 

SNB為了堅守門檻,成了不折不扣的印鈔機,不斷買歐元、賣瑞郎,外匯存底從兩千多億瑞郎暴增到超過五千億,資產負債規模擴大到其GDP的八成左右。但隨著歐元的跌跌不休,SNB手中資產注定大幅縮水,「買得愈多,虧的愈多」;加上ECB最新宣布的量化寬鬆政策(QE),更讓SNB成為全球唯一「做多」歐元的凱子大戶,進一步加劇購買歐元的風險,「長痛不如短痛」,迫使SNB只好先發制人,撕毀曾經信誓旦旦的匯率承諾。

 

 

對於同為小國身分的台灣來說,SNB事件的啟示或許更別具意義:干預匯率頂多只能短期應急,獨厚出口競爭力的做法,不僅會犧牲民眾購買力,甚至可能賠上國家聲譽、殃及全球資本市場,而且時間愈久、成本愈高。

 

錯誤的決策往往比貪汙更可怕。當人們揚棄原則、為利益犧牲信念,獅子也無須再哀傷,靜默凝視如風往事,迴盪在歷史長廊中僅供憑弔。

 

 

【一零一傳媒/整理報導】

文章來源: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

 

  • 本文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