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體vs內容 新企與傳產的角力

2015-09-30
  • A
  • A+
  • A++

 

體廠商不是去做內容,而是做一個平臺,整合平臺。我們必須開放向所有的國內智慧電視終端提供同等條件的服務,我相信在未來的某個時點,可能非TCL產品使用者將超過50%。」9月28日,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如是表示。

 

硬體vs內容 新企與傳產的角力

(圖/取自網路)

 

李東生透露,在不久前,TCL已明確了未來的企業定位,將是一家作為全球化的智慧產品製造及互聯網應用服務的企業集團。

 

事實上,傳統彩電企業早已在做互聯網運營和服務。TCL互聯網應用及服務業務的歡網、全球播等平臺已有較大規模,創維集團今年宣佈3年內互聯網運營收入要達到8000萬元,而海信的電視廣告業務則預計在2017年突破1億元。「此時的鷹只有兩種選擇,要麼等死,要麼經過一個十分痛苦的更新過程150天漫長的蛻變。」 2006年6月14日,一篇《鷹的重生》震動整個TCL,工科出身但酷愛文史的李東生,以這篇發表在內部論壇上並最終傳遍社會的文字,灼擊、熔化,再融合,開啟了TCL和他本人的重生。

 

 

有觀點認為,在樂視、小米加入戰局的時候,目前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互聯網企業在拼命地做硬體,而傳統企業卻在拼命地做內容。

 

但李東生並不認同,「硬體廠商不是去做內容,而是做一個整合平臺,我們基本上不做內容。我們是整合內容,像歡網也好、全球播也好,我們其實不做內容,我們有很多內容的合作者。把內容通過我們的平臺,通過我們更有效的服務,提供給我們的終端使用者。」「在智慧互聯網時代,只做產品的企業未來是很難存活的,一定要有整合服務的能力,要有基於互聯網應用和服務的能力。」為了讓用戶有更好的體驗,在整合中,應該由使用者選擇其所需要的不同服務內容,目前TCL正圍繞歡網、全球播、智慧家居、科天智慧雲等項目進行推進。李東生表示,這些服務都不是閉環或者孤立的,而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我們的應用服務平臺,都是包括但不限於TCL終端。」

 

硬體vs內容 新企與傳產的角力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在互聯網時代,TCL作為一家老牌傳統彩電製造企業,其面臨的競爭對手也不再局限於創維、海信,他們還共同面臨樂視和小米等互聯網行業巨頭的擠壓。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互聯網電視品牌已超過12家。「樂視、小米都是近幾年出來的,他們可能在很多方面比我們有優勢,他們的有些能力是我們不具備的。我們的企業雖然比原來更強大了,我們的財務資料看起來更好看,但是實際上競爭環境依然非常嚴峻。我們深刻感受到這一點,這幾年我們一直在探索轉型,探索一種突破的方向。」李東生表示,在類似TCL這樣源于傳統的製造業企業中,可能會有一部分在這種競爭中會淘汰出去。

 

面對互聯網企業的威脅和挑戰,除TCL外,其他幾家彩電企業都已在積極備戰。9月份,康佳宣佈與阿裡巴巴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進軍互聯網電視運營和服務,3年內康佳有望獲得10億元運營分成;而彩電業另一巨頭海信電器的智慧電視啟動數量已突破千萬,同時加多寶、蒙牛已向海信投放1000萬元廣告,其大屏變現價值凸顯,預計在2017年廣告收入突破1億元;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早前也表示,2015年堪稱智慧電視廠商為使用者提供運營服務的元年,保守估計3年內創維的電視運營收入要達到8000萬元。「這個轉型對於傳統企業來講,某種意義上有點像脫胎換骨。企業的整個商業模式、經營觀念,還有一些互聯網應用和服務的能力,都需要重新建立和探索。這個過程對傳統企業來講很不容易,可能要自我否定很多東西,要打破很多原來固有思維的禁錮。」李東生說,「互聯網+」的應用和服務這個方向是沒有錯的,我們堅定不移地認為,實業企業一定要把互聯網技能,包括大資料、雲計算以及後臺服務能力的建立作為未來的一個發展的方向,否則是沒出路的。」

 

以TCL為代表的「工業派」如何轉型被擺到了急迫的關口,誰能最先解開困惑?四天的「荒野思考」是否讓李東生想清楚未來該怎麼走?

 

【一零一傳媒/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 本文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