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起紮實的產業 VR賣的不是量而是未來的發展性

2016-03-04
  • A
  • A+
  • A++

撐起紮實的產業 VR賣的不是量而是未來的發展性

(圖/取自網路)

 

HTC宣布,3月1日該公司的Vive虛擬現實頭盔上架10分鐘的預售量就超過1.5萬台。由於HTC Vive售價達到800美元,而且需要與一台1000美元的PC配合使用,加之這仍然是一項未經驗證的技術,能獲得如此銷量令人咋舌。

 

HTC Vive並不是唯一一款遭遇土豪秀肌肉的VR產品。Facebook旗下的Oculus今年1月開始銷售Rift虛擬現實頭盔,售價為600美元,首批產品在幾分鐘內就銷售一空。而上市首日的新訂單發貨日期隨後從3月推遲到4月,之後又推遲到5月。目前,Rift的預售訂單則要等到7月才能發貨。

 

這兩家公司取得的初步成功引得大牌廠商們紛紛跟進,索尼也確認,將在下月中旬發布其VR產品PlayStationVR。來自中國的華為、小米、騰訊等企業,都對外明確了要研發VR產品的意向。甚至連蘋果公司CEO庫克在接受采訪時也稱,「關於虛擬現實,我並不認為是小眾產品。這很酷,並且有一些有趣的應用。」CES和MWC展會上超拉風,加之有大公司積極佈局,VR話題正火熱十足,已有業者急不可待地將2016年冠上「VR元年」的稱號。投資銀行也跟著湊熱鬧,大膽預計虛擬現實行業規模到2020年將達到1100億美元,今年的開支就有望達到8.61億美元。

 

但是因為概念正火,所以上市公司也好,創業公司也好,無論有沒有技術,理不理解VR,都在強行地蹭熱度。由於投資人懂VR技術的很少,造成投VR硬件項目的往往是一些小基金和孵化器,或者是需要炒概念的A股上市公司,反而更加催化了VR創業的浮誇。眼下,中國國內生產和計劃製造VR設備的企業已經超過了百家,並且這個數字還會繼續增加,但好的內容提供者卻寥寥無幾,甚至很多都抱著騙投資人和消費者一筆錢就走的心態。

 

撐起紮實的產業 VR賣的不是量而是未來的發展性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這樣的場景令人聯想到了兩年前的智能硬件行業。當時,大公司紛紛出爐了自己的智能硬件產品或者生態鏈規劃,創業公司熱情地拓展各個細分領域的機會,深圳的大部分山寨手機廠商也都紛紛轉型智能硬件。2014年被稱為智能硬件元年,但是這種火熱只持續了一年多的時間,行業內充斥著虛火,消費者被「劣幣」和噱頭傷害,最終導致整個產業在2015年下半年整個幾乎已經落到谷底。

 

還記得在2014年,當包括索尼在內的廠商對消費級的虛擬現實設備躍躍欲試的時候,Oculus曾直言警告過各家,如果演示效果達不到Oculus設備的水平乾脆就不要發布,其所慮也大抵是害怕這個剛剛成型的行業會因為廠商的操之過急而毀於一旦。因為用戶們對於VR產品畫面延遲、畸變等硬傷的容忍度很低,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把這項技術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而除了太多業餘選手的跑步入場,內容資源的短板也很容易拖累VR商業化進程。

 

由於VR內容和遊戲的製作成本比普通內容高得多,大多數從業者還是希望從事硬件開發,坐等內容生態豐富起來。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如果花大價錢買一台VR回家沒有足夠的資源可看,難免會望而卻步。但另一方面,VR的內容和資源,取決於其市場規模,沒有足夠數量的用戶群,開發者無法從中獲得收益,就不會有熱情去產生更多的優質內容。實際上,類似這樣「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矛盾,在電視行業3D和4K概念上也同樣出現過,但是直到現在,這個難題依舊困擾著電視產業。

 

放眼業界,能夠有實力用投資把內容先做起來的,也就是三星、索尼、HTC等少數幾家。小的創業者團隊只能被動等待商業機會的成熟。然而祖克伯最近在接受訪時指出,VR市場化至少需要10年時間。那麼,目前的大部分VR創業公司、投資機構以及VR開發項目都將血本無歸。既要有錢投入又得有耐心等待,VR需要的是真老闆,而不是跟風的土豪。衝動的撒錢無法真正支撐起一個紮實的VR產業,要有也只是吹大一個虛無的泡泡而已。

 

 

 

 

 

  • 本文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