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妖魔化 精神科醫生談割喉案:較類似人格疾患

2016-03-29
  • A
  • A+
  • A++

精神病妖魔化 精神科醫生談割喉案:較類似人格疾患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28日發生台北市內湖區女童割喉案,兇嫌隨機犯案的行為,引發社會譁然,嫌犯王景玉在前往警局途中,受到民眾圍毆,網友更憤恨不平的在臉書等社群痛罵以兇殘手法、隨機殺人的嫌犯「神經病」、「不是人」,死刑存廢議題再度被掀起。對此精神科醫師則呼籲民眾勿把精神疾病妖魔化,認為王嫌應是人格疾患,不應與精神病混為一談。


「無差別」犯案一再發生,去年北捷隨機殺人的鄭捷還在苦牢中,內湖區於28日再度發生駭人的殺人事件,而目前警方表示,懷疑犯案的王姓嫌犯精神狀況不穩定,而王嫌父親更表示兒子曾進行精神科相關,是否以精神疾病為藉口逃避刑責,也引發爭議。對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楊添圍回應,王姓嫌犯未達精神病標準。


楊添圍表示,王嫌的確曾到該院急診就醫的紀錄,但主因是與與父母發生口角、扭打,而當次急診評估臨床診斷王嫌未達精神病標準,不符合精神衛生法所訂強制住院條件,因此當時雖建議王嫌住院治療,但在嫌犯與家屬拒絕的情況下,無法進一步住院評估。

 

精神病妖魔化 精神科醫生談割喉案:較類似人格疾患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衛福部朴子醫院身心科主任蘇柏文對此也提出看法,認為王嫌比較像「人格疾患(Personality disorders)」。許多人會將「人格疾患」與精神疾病混為一談,但其實例如重鬰症等精神疾病透過藥物治療,終能獲得控制,反觀人格疾患,平時與一般人的差異只在於「偏激」的印象,但若是一時情緒爆發,可能失去理智犯下重案。

 

「人格疾患」的病患特徵在於,人格偏差、價值偏頗,通常對社會懷抱不安與仇恨,而「殺人」則可能成為宣洩情緒的管道。衛福部玉里醫院精神科醫師孔繁錦提及,王嫌吸毒10年,毒品會導致幻覺出現,可能是造成他「無差別」殺人的重要因素。孔繁錦提及,在類似案件發生時,通常將其矛頭指向「精神病」,其實是強化精神疾病的刻板印象,並加以妖魔化。

 

蘇柏文認為若要遏止事件的發生,可參考歐洲做法,指出政府需要投注資源加強「人格疾患」的患者的教育與輔導。但他也提到,曾有位暴力傾向的男子,看診時曾對醫療人員「嗆聲」「我有來看精神科,所以我打人警察也不敢對我怎樣」表示不能排除「精神病」成為逃避刑責的藉口。

 

  • 本文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