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社區故事-竹塹印象 傳承在地人文特色

2017-06-08
  • A
  • A+
  • A++

走讀社區故事-竹塹印象 傳承在地人文特色

(圖/取自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政府為了提倡在地特色,傳承人文歷史,新竹市環保局與與竹塹社區大學、康樂社區合作,邀請在地資深文史工作者溫文龍老師共同設計「走讀社區故事-竹塹印象」環境教育導覽活動,規劃了「日式建築巡禮」、「百年水圳探源」、「農村與碉堡」等三條路線課程,帶領民眾深度探索竹市豐富的人文與環境生態,扎根對環境的關注與重視。

 

今(8)日由文史工作者溫文龍老師帶領著60位學童從三民國小出發,沿著隆恩圳的流動軌跡,步行穿越由三民公園、真福地土地公廟與中央公園串連起來的綠寶石廊道,最後抵達至市府於去(105)年11月底竣工的護城河親水廊道。溫文龍老師替學子解說著,新竹市隆恩圳與嘉義縣道將圳、彰化縣八堡圳並稱臺灣三大古老埤圳,西元1718年王世傑率族人開墾新竹,引頭前溪的水進到市中心做灌溉之用。隆恩圳總面積約2.5公頃、總長750公尺、寬40公尺,水道實際寬度約4公尺、綠地腹地約20-23公尺。300年的時間見證了新竹市的發展,是新竹市的生命泉源,過去是許多產業和環境的基礎,但隨著時代變遷,水圳灌溉功能逐漸式微,水與人之間的關係漸漸疏遠。期盼孩子們能知道古圳在城市中的重要角色,了解先人的辛苦,更要飲水思源。

 

三民國小林同學睜大眼驚訝地表示,「蛤?我每天上下學走路必經的大水溝,竟然是快要300歲的灌溉河『隆恩圳爺爺』耶!」新竹市市長林智堅表示,新竹市政府積極建造出友善的薪水綠化空間,透過今(106)年5月開工、預計107年2月完工的「隆恩圳藍帶親水空間景觀工程」,將重新打造新竹重要水脈-隆恩圳的親水環境並與「新竹之森」串聯,將為市民帶來親水、多元生態且具文化傳承意涵的優質環境,以活水串聯城市藍綠帶,讓隆恩圳重新與環境及居民連結。

 

  • 本文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