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震」估未來

  • A
  • A+
  • A++
2015-11-02

一「震」估未來

(圖/取自網路)

 

往對於天災我們都只能「束手就擒」,以當今科技的發展,幾乎可以依週期、邏輯等科學方式判斷下一次天災的發生,不論準確與否,其實都有一種預防的效果,並非「杞人憂天」只是做到「未雨綢繆」。

 

台東外海發生芮氏規模5.9的地震就在11月2日清晨5時許,地震深度僅18.9公里,地表晃動明顯,此一大震動幾乎全台有感,台東與綠島震度高達5級、花蓮、嘉義、台南、雲林及台中3級、屏東、高雄、南投、彰化2級,苗栗、宜蘭、澎湖、新竹及新北1級。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說,今年已發生5起規模6以上的地震,累積釋放約6顆原子彈的能量,但30多年的紀錄顯示,平均每年釋放8顆原子彈的能量,所以地震測報中心指出,今年釋放能量尚未達平均值,因此還可能出現規模6以上地震。藉此我們可以由預估的能量釋放,以便做好之後再次震動的準備。

 

 

一「震」估未來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預估是方便,不是評斷

現代人往往都會覺得氣象不準確!導致生活上多做準備或少有防備,不過預估只是增加防範未然動作,並非全然能讓人做好萬全準備,畢竟自然界的災害是無法完整的評斷出來的,所以預估的結果,是讓我們參考,而不是讓我們驚恐,畢竟有先一步預估,才會有先一步準備與面對。

 

 

 

 

【一零一傳媒/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