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醫美新趨勢 各年代不同所需

  • A
  • A+
  • A++
2016-02-27

 

亞洲醫美新趨勢 各年代不同所需

(圖/MAKER醫美誌授權)

 

 

TAIWAN

年前整形最夯排行 犒賞辛勞的好禮物

大多數的人想趁過年前把門面整理一下,美美的出現在親朋好友面前,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或是趁過年期間在家好好的度過恢復期,也有少部分的人是想利用整形為新的一年換來好運。那麼,利用過年期間來整形的人,最愛的又是哪些療程呢?

 

年前最受歡迎整形總排行:

No.1 全臉除皺拉提

No.2 隆鼻、打蘋果肌、除法令紋  

No.3 除淚溝、除眼袋

 

各年齡層的整形總排行:

20~30歲

No.1 隆鼻

No.2  瘦小臉   

No.3  墊下巴

 

20~30歲的人多半在意臉要「變漂亮」,最多選擇是隆鼻,其次是尖下巴。如果再搭配肉毒桿菌素瘦小臉,可以讓臉形變成漂亮的瓜子臉。

 

30~40歲

No.1 眼周除皺

No.2 蘋果肌

No.3 除淚溝

 

30~40歲的人喜歡「看起來更年輕」,由於眼周老化明顯,所以最多人使用肉毒桿菌素除眼周皺紋,或利用玻尿酸除掉淚溝。打一點蘋果肌會讓整個人年輕至少5歲以上,所以要求打蘋果肌的人也很多。

 

40~50歲

No.1 全臉除皺拉提、除法令紋、除淚溝、眼袋

 

40~50歲的人,喜歡被稱讚「你怎麼看起來不會老!」,要求皮膚緊實,沒有皺紋最受這個年齡層的歡迎。另外,經濟能力比較寬裕,除了全臉除皺外,也合併玻尿酸除法令紋與淚溝。

 

提早預約 美美過好年

莎蓮娜提醒,年前整形要注意些什麼?想要利用年前整形的人,最好能事先提早預約。

 

若想要進行開刀手術,最好要在2個月之前就要預約好。像是雙眼皮、眼袋、拉皮、隆鼻……等手術。

 

微整型雖然不需要恢復期,但還是有可能遇到腫脹、瘀青的問題,因此,若要美美過年,最好在過年前2週安排進行療程。

 

 

亞洲醫美新趨勢 各年代不同所需 | 文章內置圖片

(圖/MAKER醫美誌授權)

 

Profile

楊曉蘭(莎蓮娜)

台灣第一位玻尿酸品牌公關、目前為自由撰稿人。

莎蓮娜公關好好玩日誌:http://myprlife.pixnet.net/blog

 

 

-------------------------------------------------------------------------------------------------------------------------------

 

亞洲醫美新趨勢 各年代不同所需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CHINA

醫美「輕」一下 各齡層女性愛什麼

 

中國女性對美圖軟體有著近乎狂熱的癡迷。對於自拍軟體的迷戀,多少暴露出女性對高顏值好皮膚的夢想。

 

美黛拉調查,如果嘗試一個醫美專案,你希望是從哪裡開始?

 

90%的被訪問者都選擇了非手術類的光電護膚和注射美容項目,與自拍的潛意識需求不謀而合。有趣的是,從美黛拉社區用戶來看,20、30、40這三個年齡階段的需求雖大相徑庭,但都是共同的「輕」醫美需求。

 

20歲的女生滿臉都是膠原蛋白,臉蛋還是爹媽給的天然態,毛孔來不及粗大,就動輪廓的主意,比如:割雙眼皮,還有瘦臉針把咬肌消下去、長痘和自帶的雀斑星人,那就來個光子嫩膚。還有執念,那就是白:美白針。總之,就要白膚美。

 

30歲,按臺灣的說法已晉級初老階段,防鬆防垮的警戒線,凹得太多,自己脂肪移植來填充。35歲,超聲刀、熱瑪姬該提上議事日程,怕疼的一月一次射頻緊膚;基礎護理光子嫩膚、水光針樣樣不能落。

 

40歲,保養好的看著像30,不保養的往50、60狂奔。肉毒素不再拿來瘦臉,改打抬頭紋魚尾紋。熱瑪姬、超聲刀成了常規專案,加埋線提拉、黃金微針的加持,分分鐘成為大學同學會中的焦點,看上去年輕10歲完全沒有問題。

 

無論哪個階段的女生,都並不迷戀「拆了重建」的動刀流血型大整,大多項目午休都可以做,無痛苦無恢復期,何樂而不為。

 

 

亞洲醫美新趨勢 各年代不同所需 | 文章內置圖片

(圖/MAKER醫美誌授權)

 

Profile

劉雪輝

中國醫美時尚社群網站「美黛拉」總編輯

 

 

(撰文│Katrina Chen)

(採訪諮詢│楊曉蘭(莎蓮娜)、劉雪輝)

〈詳盡內容請至《MAKER醫美誌》2015創刊號查閱〉

【原文刊載於《MAKER醫美誌》2015創刊號。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101傳媒/採訪報導】

本文為一零一傳媒獨家所有,嚴禁抄襲,轉載請註明出處。

歡迎各家媒體文章交換,投稿請至:[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