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教育金像獎」頒獎典禮

  • A
  • A+
  • A++
2017-04-14

106年「教育金像獎」頒獎典禮

(圖/翻攝自教育金像獎官網)

 

教育部為發掘教學現場真實動人故事舉辦的「教育金像獎」,今年共計有159部影片參與競賽,目前已選出在學學生組及教職員工組共10部入圍影片角逐「教育金像獎」,教育部訂在4月14日(星期五)上午舉行頒獎典禮,由決審委員當天選出「教育金像獎」得主,典禮現場揭曉金像獎得獎名單,並頒發獎金新臺幣拾萬元。

「教育金像獎」以影像紀錄或報導為徵件類型,向各級學校教職員生廣徵教育短片,綜觀今年參加「教育金像獎」短片徵件競賽的影片,以創意觀點傳遞正向的教育能量,在在發揮課程之外的多元學習與利他精神。部分影片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創意課程,做為紀錄題材,並融入在地環境,呈現極具特色的教學現場;也有作品以走出校外服務為題,當然更有許許多多在教學現場默默耕耘的教職員身影。

今年入圍的在學學生組、教職員工組的10部影片,不單是記錄人物、事件或報導,更多的是透過影像傳遞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教學奉獻精神,例如:在學學生組《山野中的漁光》影片主角坪林國小漁光分班的黃鴻志老師,默默在偏鄉服務十餘年,帶偏鄉學童以山林為師,用都市難以落實的體驗式教育帶學生做中學,影片展現教師不放棄任何學生的教育精神並努力地帶領著學生學習、成長;《聽見碧候》以宜蘭縣南澳鄉的泰雅部落小學碧候國小創立樂音社為題,呈現樂音社融入泰雅族的元素和小朋友的歌聲,協助學生自我發展,更投入文化傳承與推廣的歷程;《向楊》則以青年高中投入桌球教育的教練楊品翔為題,他竭盡心力、財力、精力,只為推動桌球教育、幫助無力學球的偏鄉學童,透過桌球,打出自信、打出未來的故事,令人動容。

教職員工組《彰特小小樂團》,則記錄由彰化特殊教育學校國中部孩子所組成的樂團,這群身心障礙學童,如何不斷努力學習,用自己的力量將愛化做樂音,甚至去關心更弱勢的族群;《海星少年》則記錄兩位輔導老師-維仁老師、阿濱老師,帶著一群不喜歡上學的孩子們走出校園,師法「海星即使缺了腳,也會努力長回原本的樣子」,到社會的各個邊緣角落,試著找回人與人之間最初的溫度,並學習用自己的雙手打造未來的路。

入圍影片中,除了感人的教育精神外,也看到學校各式多元學習與創意的展現,例如景文高中《看見優人──黑光》準畢業生們如何從無到有,完成屬於自己的代表作品;《武動騎跡》紀錄臺北溪山國小的畢業旅行,小學生騎單車登上武嶺,畢業旅行也是一種意志力與耐力的學習;《竹塹寶藏》則是刻劃新竹水源國小一群熱血的教師們,把博物館變成教室,讓學生們在闖關遊戲中也進行深度學習過程。

「教育金像獎」除了鼓勵學生、教職員工記錄身邊教育議題或故事之外,教育部期待「教育金像獎」發揮點火石的效果,讓全國校園與社區的「教育亮點」被看見,讓這些故事廣為人知、產生典範轉移作用,傳承、再創新。教育金像獎入圍作品即起辦理校園巡迴影展,另在「教育金像獎」網站:www.egfa.tw及「教育金像獎」Facebook粉絲專頁亦可瀏覽相關影片,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上網欣賞。

 

公告時間:2017-04-14
文章來源: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F722D713E21A3CC9

 

【101傳媒/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