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載「鄭博文:沒有願景,何來前瞻」,國發會之回應

  • A
  • A+
  • A++
2017-05-15

媒體報載「鄭博文:沒有願景,何來前瞻」,國發會之回應

(圖/翻攝自行政院臉書)

 

針對鄭教授5月14日所提7項質疑,國發會分別回應如下:

 

質疑一:未包括離島的機場與港口交通建設

(一)國家需要做的事情很多,特別預算原本就是基於特定目的、只能選擇有特定範圍的建設項目。但是大家也不用擔心,特別預算並不會排除其他該做的政策。政府每年的公務預算規模是特別預算的好幾倍,只要離島地區有相關交通需要,均可循交通部公務預算的程序協助辦理。

(二)前瞻建設計畫會分期編列預算、滾動檢討,沒有被列入的項目,將來有需要也可以檢討列入。

(三)前瞻基礎建設無法包山包海,因此政府選擇重要且有意義的項目列入該條例,例如軌道、水環境及產業發展相關政策等,皆為國家發展必要的重要項目。具體目標為優先納入配合區域聯合治理的跨縣市建設,以及過去投入不足、發展相對落後地區的重要基礎設施,藉以促進地方整體發展,以及區域平衡。

 

質疑二:軌道建設經費幾乎占了一半的特別預算,比例失衡

(一)軌道運輸取代私人運具,是符合世界潮流的綠色運輸,也是全民共識。台灣未來應該朝中運量、輕軌,乃至於公車捷運系統,並以「軌道運輸為主、公路運輸為輔」。

(二)軌道建設應該要形成完整的運輸路網,才能發揮效益,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縮短城鄉間之差距,所以很難就片段的路線的財務效果,論斷其整體效益。譬如東部與南迴鐵路之雙軌化電氣化,是建構完整的環島路網所必要的,完成後才能增加班次、減少時間,徹底解決東部一票難求的困境,也帶動東部地區觀光產業發展。

(三)台灣過去長期軌道建設集中在雙北,未來普及到百萬人口以上城市是必然的趨勢,惟這些地區運量不足,需因地制宜,採用輕軌或公車。何況運輸科技的發展超乎一般人的想像,未來輕軌可能是軌路雙棲(Dual mode),既可走軌道亦可走平面,輕軌跟公車不必然互斥。

 

質疑三:缺乏強而有力的願景與具體目標論述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是未來30年台灣發展最需要的基礎建設,背後的願景就是永續發展的台灣,每一項價值都符合世界的潮流,合乎台灣的需要,都是要幫台灣往前跨步,具有十足的前瞻性。目標在:

1、因應氣候變遷(脆弱國土à防洪、抗旱、減災)、

2、促進台灣經濟轉型(傳統經濟à數位經濟)、

3、完成能源轉型(核電煤電à非核綠能)、

4、推動交通轉型(私人運具à綠色軌道)、

5、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低劣不均à多元、優質城鄉發展)。

 

 

質疑四:五大建設各分項計畫都缺乏可行性與自足性、必要性分析

(一)各項計畫都經過完整且長時間的討論,確實有其效益且具可行性。蔡總統就任以來,即透過行政院盤點各主題的執行項目。如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計畫可行性評估早在95年即已核定、台中捷運藍線、花東鐵路雙軌化等,地方也已討論十餘年,只因為欠缺經費和決心而未推動,現在我們有決心,也藉特別預算來支持,加速落實。

 (二)新的計畫,已確定其方向可行,才會納入前瞻計畫。不過,因一般計畫程序依特別條例草案第5條明定,中央執行機關應將計畫依相關規定(如行政院所屬各機關中長程個案計畫編審要點)報行政院核定,亦需擬具可行性研究、綜合規劃及選擇與替代方案之成本效益分析等報告,並報院核定後才會動支預算。所以納入前瞻的個別計畫,仍會仔細評估、規劃後才會具體執行。

 

質疑五:五大建設各分項計畫的關鍵績效指標(KPI)根本是誤用

(一)行政院林院長自去(105)年520上任後,利用到各地方訪視時聽取民眾對國家發展的期待,並檢討現階段國家建設發展。所以是政府經10個多月的規劃提出該項建設計畫。

(二)後續中央執行機關會依相關規定報行政院核定,並視計畫性質就其目標、執行策略、資源需求、工作型與效益型績效指標、財務方案、營運管理、預期效益、風險管理等詳實規劃,及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估(含政策環境影響評估),分別擬具可行性研究、綜合規劃及選擇與替代方案之成本效益分析等報告,個案皆會進行效益評估,覈實檢討經費之合理性,並依撙節精神辦理,以杜絕浪費。

 

質疑六:財務規畫沒有將公私合夥關係制度(PPP)導入

(一)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各分項計畫若屬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下稱促參法)第3條公共建設範圍,採依該法第8條所定民間參與方式(BOT、BTO、ROT、OT、BOO)辦理者,即得依促參法規定辦理。

(二)有關輕軌建設(交通建設),水庫、水資源開發(水利設施),水環境改善(環境污染防治設施)等項目,自償能力較低,政府以公務預算完成興建,後續主辦機關得評估引進民間資源,採OT方式辦理,以帶動民間投資並節省維護營運成本。

 

 

質疑七:預算分配藍綠有別,引起綁樁之爭議

(一)這種批評沒有事實根據,前曕基礎建設計畫各項建設計畫都是系統型的大工程,例如水資源、軌道、數位、能源,都是區域性的建設,橫跨各縣市,規劃並無偏愛綠色縣市及綁椿的問題。

(二)對於有人質疑城鄉建設,是因為政治、選舉考量才推動部分,其實不然,本次城鄉建設投資1,372億元建設台灣,推動讓人民生活更有品質的生活環境,將採取公平、透明的競爭方式,只要縣市精選能夠突顯計畫效益的案例,透過就能被支持。將來預算及計畫都會送立法院審議,受到國會嚴格的監督。

 

公告時間:2017-05-15
文章來源:http://www.ndc.gov.tw/News_Content.aspx?n=114AAE178CD95D4C&sms=DF717169EA26F1A3&s=B046013282C11B2A

 

【101傳媒/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