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大學首創無線檢 未來盼能家中使用

  • A
  • A+
  • A++
2017-07-22

陽明大學首創無線檢 未來盼能家中使用

(圖/取自聯合新聞網)

 

國立陽明大學發表研發成品,「睡眠多頻道生理紀錄儀」雛型機順利開發,能透過無線方式同步紀錄睡眠中的多重生理訊號。傳統儀器必須於身體黏貼17條以上線路,使用方法相當複雜,陽明大學此次研究成為領先全球的重要突破,盼未來亦能讓民眾在家中使用。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教授郭博昭指出,若要同步收集人體多項生理訊號,過往必須使用17條線路的傳統睡眠紀錄系統。收集的訊號透過藍芽或網際網絡進行無線傳輸,難以確定訊號是否來自同個時間點。不僅導致睡眠技師操作與判讀出現差錯,更讓醫院檢查室所進行的檢測,難以反映患者在家中真實的睡眠情況。

 

陽明大學首創無線檢 未來盼能家中使用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聯合新聞網)

 

研究團隊為解決同步問題,開始積極鑽研技術源頭,從最基層的電路設計開始進行探究。歷經10年研究時間,終於陸續完成多種小型感測器,並取名為「神農無限傳輸」。據瞭解,僅要將感測器黏貼於人體適當位置,就能分別紀錄腦波、眼動波、肌電波、心電波、呼吸、運動等生理訊號,更能有一次高達10個同步資訊傳輸。

 

郭博昭補充道,過往機器最大特點為多頻道,能一次檢測多項生理訊號。市售小米手環則更為簡單,一次僅最多能有兩個頻道。新研發的紀錄儀亦設有多頻道,未來很有可能取代醫院中的昂貴儀器,民眾更能依照需求分別購買所需要的組合系列。

 

舉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為例,建議能購買其中一顆檢測血氧濃度的感測器。黏貼於手中後休息,隔天起床就能監視前夜的睡眠狀況。若發現任何異狀就能將資料傳至醫院供判讀,即時接受建議或治療。目前生理資訊的判讀仍然要仰賴專業人員,下階段將會挑戰透過人工智慧,將判讀自動化。郭博昭表示,相關技術將於未來兩、三年內有機會實現。

 

【101傳媒/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