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女童案驚動社會,新任政委林萬億提改進措施

2016-03-30
  • A
  • A+
  • A++

內湖女童案驚動社會,新任政委林萬億提改進措施

(圖/取自網路)

 

內湖小燈泡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如今大家都在問,這個社會怎麼了,到底應該怎麼預防這類的事情再度發生?不少專家或官員都曾經表達看法,柯文哲提社會安全網,內政部長陳威仁呼籲強化法律層面還有相關規定,新政府的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也說明了意見。

 

林萬億認為,王姓兇嫌當初送醫,表面上說是拉扯家人,但實際應該是有進行攻擊,才會以家庭暴力為由送到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治療。精神鑑定短時間很難有結果,出院後應該還要持續追蹤,但追蹤程序顯然是鬆掉了,才會讓嫌犯有機會犯案。這個問題在地方政府都普遍存在,治安或社會安全網不是那麼完全,橫向連結跟系統之間的關係往往是斷裂的。

 

按理來說,王姓嫌犯出院後,應該要轉介社區衛生心理服務中心,再接受家防中心追蹤服務,如果發現有其他需求,例如長期失業,應要轉介到勞工局就業服務中心,另外也該讓警察系統知悉有這樣的案例存在。因此應該針對王姓嫌犯進行個案研討機會,看是要由松德院區或是家暴中心提出都可以。

 

內湖女童案驚動社會,新任政委林萬億提改進措施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林萬億身為台大社工系教授,認為毒品經驗對王姓嫌犯的身心有一定的傷害,長期使用更會傷害腦神經,影響他的心理狀態,加上長期失業、家庭關係挫敗,可以說是「社會挫敗型」的人,他無法確定自己發生什麼事情,他的反撲就是攻擊不特定對象。

 

至於王嫌是不是有人格疾病,但他呈現出來社會挫敗經驗是多重的,這種社會挫敗的經驗會對社會進行反撲,反撲的形式就是無差別攻擊,對象不是「冤有頭債有主」,讓嫌犯受委屈的可能是社會的某些環節,但王嫌沒辦法釐清哪些地方受到不公平對待或他自己無法滿足他的就業需求、人際需求或家庭期待等。

 

這種類型的人沒辦法確定自己發生什麼事情,只知道自己一直向下沉淪,反撲就會找不特定的對象,人的本能就是攻擊比自己弱的人,因此在家攻擊老人,出外就攻擊4歲小女孩,這件事對社會是很大警惕。

 

 

 

  • 本文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