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廢資材變身優良工藝品 贏得德國iF 設計大獎榮躍國際

2017-03-09
  • A
  • A+
  • A++

​​​​農村廢資材變身優良工藝品 贏得德國iF 設計大獎榮躍國際

(圖/翻攝自網路)

 

       台中在地高接梨採收後修剪產生的大量嫁接梨穗廢材,在農村社區創新巧手下,不僅大幅降低以往燃燒所造成的環境汙染,更創新製作高環保實用的「利木梨袋」,一舉榮獲106年德國iF Design Award知名設計大獎之肯定。

  農委會水保局臺中分局表示,政府近年積極推動農村再生,協助農村社區發揮在地產業特色,亮點社區已經逐漸展現成績。臺中市后里區仁里社區,盛產高接梨,但以往高接梨採收後修剪產生的大量嫁接高接梨穗都直接燃燒,造成嚴重空氣污染,在水保局農村再生相關計畫及大專生洄游農村駐村之合作激發下,過去創意發想將廢材再利用轉換為具高經濟效益的梨煙筆,獲得高度肯定,也成為社區新興產業。

  為了再提升工藝技術品質,水保局臺中分局特別媒合在地社區梨理人農村工作室與亞洲大學創意商品設計系共同合作,以梨梗廢材作為設計主軸,並結合臺灣藺草特性,創新設計出「利木(LIMU)梨袋(Pear Packaging)」工藝品,更協助該工藝品參加國際競賽,因具備環保與在地文化特色結合的特色,榮獲106年德國iF Design Award知名設計大獎之肯定,農村工藝技術推廣至國際。

  臺中分局簡俊發分局長表示,這項工藝品的開發設計,係由該分局邀請亞洲大學劉美均老師與仁里社區之梨理人農村工作室的兩位迴鄉青年林羿維、徐振捷共同合作,採自然素材的耐用、環保特質以高接梨採收後的嫁接廢梨梗作為提把,搭配極具人文特色且十分耐用的天然藺草編織而成的網袋,命名為「利木(LIMU)與梨袋(Pear Packaging)」在地品牌;該包裝可讓廢材再利用,也深具文創加值的價值。透過本次獲獎,未來更希望將農村工藝品推廣,提升梨產業的整體產值,增進農民的多元化收益。

  簡分局長進一步表示,透過推動農村再生政策,已經發掘出中苗農村社區的工藝創作達人們,這些憑藉著對產業使命感與文化傳承,以及對農村技藝的堅持,優良傳統工藝技術隱身在農村。期望未來可以透過更多傳統與創新的結合,該分局將會持續協助讓更多農村工藝技術可以獲得國際競賽的肯定,開闊農村工藝邁向世界舞台。讓更多人看見,讓大眾再度關注農村,肯定農村工藝,迎向農村再生嶄新與富希望的未來。

 

公告時間:106.03.09
文章來源:http://www.swcb.gov.tw/class2/index.asp?ct=News_p&AutoID=3733&getcmd=&m1=8&m2=45

 

  • 本文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