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手術危險高 虛擬骨骼模擬降風險

  • A
  • A+
  • A++
2016-01-29

頸椎手術危險高 虛擬骨骼模擬降風險

(圖/取自網路)

 

椎退化非年長者專利,低頭族也可能加速頸椎退化及受傷,且該類手術危險性很高。對此,台科大應用科技研究所和新光醫院合作,建構出完整胸腔以上的虛擬骨骼模型,提供精準數據供醫師手術時做出最精準判斷。並以該模型參加2016 ANSYS工程分析軟體名人堂競賽, 以「人體頸椎退化與治療分析議題」與英國倫敦城市大學、德國漢諾威萊布尼茲大學並列學術組冠軍。

 

ANSYS是全球市占率第一名的電腦輔助工程分析軟體,2010年起每年舉辦競賽,被稱為「工程分析軟體奧斯卡」。入選名人堂的作品都來自全球頂尖企業與學校,台科大團隊去年以「人體骨盆骨折分析議題」首次在學術組奪冠,今年台科大應科研究所副教授徐慶琪與學生施柏宇、翁啟軒組成團隊,再加上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骨科主任釋高上的合作,在此次競賽中再下一城。希望未來可在術前提供最佳數值給醫生,也能進一步改進植入物等、甚至提供客製化醫材給患者。

 

頸椎手術危險高 虛擬骨骼模擬降風險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徐慶琪表示,脖子轉動時,不只頸椎會動,連胸腔、肋骨都跟著連動,過去手術時醫生都看單一頸椎骨頭,如第五節壞損就只醫第五節,容易忽略每個病人身型的骨骼不一的狀況。因此團隊將人體上半部骨骼全部建構出來,包括頭、胸及肋骨,花1年多完成。模型包括160個人體骨骼與軟組織零件,還考慮30種人體肌肉韌帶的影響,可模擬真實情境,提供更完整數據。分析顯示,人工頸椎椎間盤置換術可讓患者頸椎保持良好活動性和柔韌性,讓頸椎屈、伸、側屈和左右旋轉活動較好。

 

徐慶琪表示,透過虛擬的骨骼模型,病人手術前,可先量測病人身高、脖子骨骼、肋骨長度等數據,打造客製化模型;醫生下刀時,依據不同患者頸椎前彎、後彎、側彎與扭轉時的力學表現,做出最有利的下刀位置、選擇最適合的醫材。機械所學生翁啟軒表示,蒐集資料、調整模型雖辛苦,但完成後很感動,希望造福更多患者。

 

 

 

 

 

 

 

【一零一傳媒/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