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是創始人? 也可當職業事業人

  • A
  • A+
  • A++
2016-02-02

自己不是創始人? 也可當職業事業人

(圖/取自網路)

 

多朋友總會好奇的問我,說你怎麼都十年了,還是這個模樣?我內心其實是竊喜的,這說明我還挺年輕,至少心態是年輕的,我對明天還有期待。 」孫堅說道。

 

如家十年發生了什麼

早在2002年,攜程旅行網與首都旅遊集團合資成立了「如家酒店連鎖」,經營如家快捷酒店品牌。 2005年,孫堅從百安居(中國)連鎖超市管理系統有限公司空降如家擔任CEO,到2016年,他帶領如家酒店集團足足超過10年時間。

 

孫堅說,「我2004年空降到​​如家的時候,雖然兩手空空,卻帶來了500強企業的基因,無論是組織架構、營銷系統,互聯網思維還是人才培養方式,都給如家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當時的如家只有22家酒店,理論上還談不上專業​​,但我沒想到正好趕上了中國經濟型酒店大發展的10年。」

 

2004年中國的品牌連鎖酒店總共不到1000家,今天已經超過了3000家。2006年,如家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後,成為中國酒店服務行業海外上市的第一股,這也是如家發展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企業自身擴張和併購也就此開始。隨後在2010年又突飛猛進到1000家酒店,截至到今天,如家已經超過3000家了。

 

有思維才會有佈局

孫堅常常告訴員工,有思維才會有佈局。當如家在2004年只有22家還處於嬰儿期的時候,董事會曾獅子大開口,設下了要成立1000家連鎖店的目標,當時的孫堅覺得難以置信,沒想到,僅僅用了6年的時間,就完成了此目標,從22家到3000家,這是一次質的飛躍。

 

他常常套用他好朋友梁建章的話,自他從海外上市回來後,就開始揚言要將攜程打造成500億市值的公司,但實際上那時攜程僅有100億的市值,大家都覺得他是在癡人說夢,但現在看來,攜程早已超過500億市值的目標,現已是坐擁1000億市值的大企業了。如果沒有真正的視野和對明天的構局感,企業高度會非常的局限。孫堅堅信一句話:高度決定視野,信念可以控制一個人。

 

自己不是創始人? 也可當職業事業人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職業經理人vs職業事業人

很多年前,快捷酒店起步伊始,有很多關於孫堅職業生涯的報導,他們大多是這樣評價的:「一位成長於全球500強企業的職業經理人,掌管如家的職業事業人」,這也許是外界一直給予他的關注度。

 

從這兩個身份的過渡和轉變,孫堅認為這都是一個順勢而為的過程。除了像其他企業高管一樣想突破自己職場天花板外,孫堅只是很了解自己的內心,無需用外界多餘的眼光去界定自己的能力範圍,自己不過是一個不太安分,又想要用自己的思維去證明成功的人而已;加之,如家有一群像沈南鵬、梁建章等很優秀又有共同興趣的人,孫堅表示很願意同他們共擔風險一起成長,於是,他決定加入這個「如家一般溫暖」的大家庭。

 

或許有人會疑問,在外企按部就班、獲得社會高認可度以及高收入的工作難道不會讓別人羨慕不已嗎?在他看來,莫非不是因為前人在這些企業中經歷過上百年的磨練和經濟戰場的拼殺,哪會有這些企業如今的成功,因而,成功看上去早已成為一件已經被證明過的事。

 

他知道,即使自己再努力再活躍,一旦確定無疑的事,都很難被顛覆。他感嘆道,縱觀中國的企業家,大多數都是優秀的企業家,卻不是卓越的企業家,因為優秀離卓越還有一段距離,大部分人在收穫了第一次成功的喜悅後,往往開始回顧過去或選擇穩健發展,從而停滯了追逐的步伐,只有少部分人永遠不滿足於現狀,仍繼續勇攀高峰,這種精神是可貴的,這樣的企業家也是屈指可數。

 

自己不是創始人? 也可當職業事業人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孫堅雖然不是如家的創始人,但他卻經常被外界稱為「創業型職業經理人」或「職業事業人」,既有創業者一樣的冒險精神和責任感,也有職業經理人的專業素養和能力。他認為,職業經理人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重要的社會人群架構,即使在西方社會,很多企業,甚至政府官員都由職業經理人去做,最重要的是,好的職業經理人能夠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談及差別,職業經理人或許欠缺一些主人翁精神,即使已經達到最高的位置,但由於他和企業沒有真正的血緣關係,嚴格意義上來講,都不是真正屬於這家企業,因此,職業經理人做一個決定往往出自於理性;

 

然而,很多「職業事業人」在一部分股權激勵機制下,將企業當成自己的孩子去看待,用生命去捍衛自己的企業,往往是能夠把這個企業帶進另一個境界。

 

 

 

 

 

文章來源:看商界

 

 

 

 

【一零一傳媒/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