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為什麼能感受到溫度差異? 終於有新發現了!

  • A
  • A+
  • A++
2016-08-21

人類是恆溫動物,透過皮膚神經感受傳導溫度,體溫維持在攝氏36度到37度,這些都是很久以前就知道的,但讓人體保持恆溫的機制是什麼,一直是未知數,高醫神經內科醫師譚俊祥與他的指導教授、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教授彼得.麥克諾頓發表最新的研究報告,揭露TRPM2離子通道能被非疼痛溫熱所活化,刊登在世界頂尖期刊「Nature」。

 

人體為什麼能感受到溫度差異?  終於有新發現了!

(圖/取自網路)

 

譚俊祥到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受教於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教授彼得·麥克諾頓Peter McNaughton發現,TRPM2離子通道能被非疼痛溫熱所活化。在發現TRPM2離子通道具有此特性後,他們更進一步以老鼠為實驗,比較正常小鼠與與剔除Trpm2基因的老鼠,比較分別在溫熱平面與涼爽平面行走食的差異,發現正常小鼠會喜好較為涼爽的攝氏33度環境,並避開較溫熱的攝氏38度環境,而Trpm2基因剔除鼠則無法區分具有兩種不同溫度之環境。

 

人體為什麼能感受到溫度差異?  終於有新發現了!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譚俊祥說,這項顯像技術,透過鈣離子辨識出熱敏感的體感神經元群分布,發現人體會感受到溫度是由於TRPM2離子通道對溫度升高具敏感性,TRPM2離子通道由Trpm2基因製造,溫度就是由體內Trpm2(瞬時受體電位m2)離子通道所負責接收並傳導。譚俊祥表示,離子通道好比是一種開關,得知溫度升高就會打開並送出訊號,再透過神經系統傳送到腦部。

 

這項研究利用先進鈣離子顯像技術,結合了電生理及RNA定序等技術,辨識出熱敏感體感神經元群的分布,TRPM2離子通道能被非疼痛溫熱所活化,譚俊祥以第一作者身分在Nature發表名為「The TRPM2 ion channel is required for sensitivity to warmth」的研究報告,他表示,這項發現將有助於未來研發更多治療周邊神經疼痛的方法,開發出更精準治療疼痛的藥物,受到各國媒體關注。

 

高醫大校長劉景寬本身也是神經醫學專家與高醫院長鍾飲文陪同譚俊祥召開記者會,推崇譚俊祥的研究報告,並肯定他是「高雄醫學大學之光」。

 

【101傳媒/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