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類研究無所不用其極 大便精煉成藥物

  • A
  • A+
  • A++
2015-12-05

菌類研究無所不用其極 大便精煉成藥物

(圖/取自網路)

 

年來科學家在腸道菌相的研究有許多重大突破,台大醫院內科部吳明賢醫師指出,事實上,糞便中的有一半的重量來自腸道菌本身,加上腸道菌相與人體免疫與代謝系統間有許多重要的聯結,「腸道菌相等同於人體另一個器官」這樣的說法也逐漸被醫學界所接受。在國內,台大醫學院陳定信教授研究團隊近年就利用動物實驗方法,證實腸道菌相在宿主建立B肝病毒清除的免疫力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台灣消化道醫學會理事長林肇堂表示,目前國內使用腸道菌的臨床案例不多,並非直接「吃大便」,而是「糞菌移植」,利用「鼻腸管」放入糞菌,治療結果都不錯。吳賢明說,糞菌移植是利用人體腸內的菌群去佔領患者腸道,取代失調的菌群,做法是將糞便與食鹽水混合、去除臭味,然後冷凍起來備用;要放入人體時,可透過鼻腸管輸入消化道,或是用內視鏡灌入十二指腸或大腸近端。

 

菌類研究無所不用其極 大便精煉成藥物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不過國內也有專家強調,要慎選排泄物的捐贈者,還得評估感染風險。捐贈者經過篩選,排泄物集中在排泄物銀行,發酵精煉後,變成液狀、顆粒、膠囊狀。但腸道細菌好壞不一,如果治療過程有傷口,恐怕引發感染。目前治療方式,國外已經有人體實驗,除了實質療效,恐怕還有道德層面法規,也待克服。

 

吳明賢表示,國內推動幽門桿菌殺菌治療已降低國內胃癌和胃潰瘍的發生率,未來還能考慮腸道菌來處理人體代謝和免疫問題,包括發炎性腸炎、腸躁症、大腸癌、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等和精神相關疾病都被發現與腸道菌相失衡有關,要如何將腸道菌調控到最好的狀態成為熱門話題。

 

 

 

 

 

 

【一零一傳媒/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