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社會責任 大老闆做到了嗎?

2014-11-11
  • A
  • A+
  • A++

企業社會責任  大老闆做到了嗎?

(圖/取自網路)

 

在社會瀰漫著對企業的不信任危機之際,此刻榮膺台灣的標竿企業別具意義。在食安、工安、環境安全事件頻頻爆發的今天,國內社會對企業的不信任感,也日益高漲。而向來在各自產業具有領頭與示範地位的標竿企業家們,這時也更加顯得責無旁貸。

 

 

「除了帶領大家提升競爭力外,更能樹立典範,將企業社會責任化做競爭力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份,讓善的力量成為台灣的特色,」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也在大會特別安排的一場專題演講中,以「企業為誰而戰」為名,分享了台積電的社會責任心得。

 

 

張忠謀說,許多企管教科書在提到一家企業的目標時,常會包括「老闆」、「經理人」等一堆利害關係人,但對台積電來說,它們打拼的理由很簡單,就是要照顧股東、員工、社會這三個對象。

 

 

「讓社會更好,是企業的責任,」高齡83歲的他,說明了為什麼一家從事晶圓代工的半導體公司,竟然可以讓高雄氣爆災民高舉「台積電我愛你」的布條。

 

 

或許是因為當前社會氛圍的影響,張忠謀的企業社會責任演說,也促發了幾位平常難得聚首的企業大老相繼感觸發言。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就說,20年前,他認為企業打拼第一是為客戶,接著是員工、股東。但在歷經宏碁這20年來的起起伏伏後,「我學乖了,」他笑著說,已經沒有所謂的優先順序,一切都須在動態下進行利益平衡。他再次闡釋自己近年提倡的「王道精神」。他強調,企業存在的意義,就是要為社會創造價值,「本來就應該做的,」他把社會責任視為企業存在的「天命」。

 

 

而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在聽完施振榮的看法後,先是感觸良多地說員工絕對是企業最需照顧的一群人,接著針對張忠謀所提出的「股東、員工、社會」三個對象之外,再加了一個他認為很重要的,就是「客戶」。

 

 

鄭崇華說,其實有很多很好、很值得的尊重的客戶,不僅會協助製造商技術指導,而且下訂單後也不會隨便移轉。

 

 

倒是股東,鄭崇華說,把畢生積蓄拿去買自己股票的股東,本來就該好好照顧,但也有很多是為炒股目的的股東,「我恨不得他破產,」鄭崇華說完,現場爆起熱烈掌聲。

 

 

莫忘初衷,以始為終,其實不僅幾位企業界大老,幾乎包括今年得獎的所有標竿企業家,都對企業要為社會帶來貢獻特別有感,並一致認為這是要成為標竿企業的關鍵。

 

 

台大國企系教授李吉仁發現,20年來調查的標竿企業,各行業「換手率」約25%,也就是平均每5年,一個行業的標竿企業就會換人。

 

 

但深入觀察包括台積電、統一超商、台達電、鴻海、遠東新世紀等幾家打破平均水準的長青標竿企業後可以發現,儘管其中有各自的領導人差異、關鍵決策等因素,但有一個共同特質,那就是「找到你所相信的行業成功方程式與信念,」李吉仁說,在環境變化愈趨激烈下,很多企業都會忘了自己要讓社會更好的立業初衷,但長青標竿則是一路堅持住。

 

「現在國人最擔心的,就是第二個『張忠謀』在哪裡?」台灣現在正處關鍵時刻,如何有更多「三品」企業,也就是兼具品牌、品質、品味,將是攸關台灣能否持續向上提升的關鍵課題。

 

 

 

【一零一傳媒/整理報導】

 

  • 本文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