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動世界運轉-捷安特

2014-12-12
  • A
  • A+
  • A++

帶動世界運轉-捷安特

(圖/取自網路)

 

台灣的自行車產業已經超越訂單、產量規模,成為全世界自行車趨勢的發信地。在投入自行車產業之前,劉金標很認真地評估很久,不希望做出像算盤、扇子一樣被時代淘汰的產品,一定要成為能永續經營的萬年產業。

 

 

自行車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用途一直在改變,從最早在歐洲是貴族使用的奢侈品開始,歐、美、日都曾經是自行車出口最大的地區或國家,即使是最有名氣的英國來禮,地位也已被台灣取代。

 

 

自行車已經從單純代步、到休閒、到多元化發展,在設計與功能都與時尚生活結合,這是台灣自行車產業的發展趨勢。如今台灣自行車產業在國際的地位,已經不再單純以接了多少訂單或每年成長多少來評量。

 

 

台灣已經是全世界自行車趨勢的發信中心,劉金標自信能夠掌握世界潮流,也因為他們投入足夠的研發,拓展自行車的未來與可能性,全世界所有歷史悠久的品牌都來台灣,與台灣的自行車業者進行合作,這個意義更加重大。

 

 

自行車整體的產業大致是歐美需求轉強,但大陸市場相對衰退。主要是因為今年初以來,大陸的霾害問題嚴重影響自行車的騎乘。另外,打奢也對自行車銷售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近來大陸的空氣問題已逐漸好轉,需求也上來了,加上捷安特在大陸的自有通路,推動當地騎乘自行車的風氣,未來還是會有很穩定的成長。

 

 

 

研發+行銷 做別人不敢的事

 

當年大陸市場開放後,吸引了大量的台商前往投資,眼看著當時台灣自行車產業空洞化的趨勢擋不住,不甘願台灣的專業人才、國際貿易的能力被吸往大陸去,巨大和美利達暫時把競爭拋到一邊,以合作方式成立「A-Team」,開放工廠與衛星工廠共同努力,由國瑞汽車指導,採用豐田式管理,21家公司經過二年的努力,台灣自行車產業的製造上確實獲得相當大的成功,成功塑造出台灣自行車產業的品質能力。

 

 

劉金標強調,在這個過程中,文化若跟不上來,是無法順利轉型的。所以由自己做起、自己騎車、帶動風氣,研發部門有自己深刻的認知,而非靠OEM客戶的資訊來導引產品的設計發展。巨大要投入10億元在中科設立總部暨研發設計中心,就是著眼於此。

 

 

現在捷安特敢做別人不做的事,投入很多的心力在研發與行銷上,目前與IT的結合還有很大的加強空間。巨大總公司在大甲,交通與環境限制人才的取得,為此把研發中心設在中科,才能進一步結合新文化,讓消費者更認同、更溫馨與更多的驚喜。

 

 

 

打造Ubike 一生中最有意義

 

劉金標表示全世界有700個城市發展公共自行車,卻沒有自行車工廠願意投入。因為如果投入而不成功,會被責罵;如果發展成功,所生產的自行車就沒人買。

 

 

而捷安特願意投入城市自行車,目的不在賺錢,為了說服董事會成員,提列2億6,800萬元的資金預算作為停損點,虧損超過這個金額就不做了。更因為壓力大、難度高、找不到人願意當總經理,劉金標甚至自己帶領八人小組進行採購、設計、執行。二年多來,Ubike的使用累積人次已達到2,670萬,這意味台灣2,300萬人口騎過一輪,或者是台北260萬人口,平均騎過十次,是相當高數字。

 

 

慶幸的是,很多城市都會發生的城市自行車失聯、被破壞,但在台北這種情況並不多。會有很多熱心民眾主動通知的車被丟棄到什麼地方去,Ubike已經成為這個城市共同的財產,

 

 

 

他的經營哲學 未來決定現在

 

巨大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車廠,一年生產逾630萬台的自行車,卻不以利潤為優先考量。董事長劉金標說,巨大的經營策略是致力於未來市場的需求,以未來決定現在。

 

 

劉金標表示,因為投入的人力、心力、研究經費,早就超過一般業者,而長時間騎自行車,對自行車的體會也遠超過一般人,所以巨大總是在做一些一般人沒想到的的事。這些事成就如今的巨大。

 

 

劉金標在創業初期,發現遠東機械生產的輪圈和正新生產的輪胎規格不同,自行車一旦故障,補修就會發生問題。當時巨大還只是38位員工的小公司,規模遠遠不及零件廠,但他以四年的時間,推動零件廠採日本JIS的標準,統一規格,奠定台灣自行車產業有利發展條件。

 

 

巨大做了許多當時首見的事,像是從OEM代工轉而自創品牌;像是全球首創自製碳纖車架的自行車,27年前就開發出碳纖的量產技術,讓自行車輕量化,如今更是全球最大的碳纖自行車生產廠。

 

 

在台灣產業面臨空洞化時,巨大突破同業不能合作的觀念,使台灣自行車FOB價格從十年前平均103美元(約新台幣3,090元)提高到450美元(約新台幣1萬3,500元),就是產業共同努力成果。

 

 

巨大還成立全球首見女性自行車品牌Liv,因為女性占了一半人口,如果能讓女性喜歡騎自行車,市場就可以倍增。於是依據女性體能、身材不同,重新思考自行車的需求。

 

 

 

【一零一傳媒/整理報導】

 

  • 本文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