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救教學熱忱不應被評鑑影響

  • A
  • A+
  • A++
2015-11-04

補救教學熱忱不應被評鑑影響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中小補救教學教育部非常重視,每年投入近15億元希望達到成效,但一項最新調查發現,高達九成老師認為沒有效果;也有將近六成老師抱怨教學、備課及改作業等跟教學直接相關的事務,只占教師一半(53%)工作時間;行政事務、家長溝通占掉另一半;與教學無關的工作占工時的一半,不同工卻同酬。

 

今年9月親子天下在網路上進行公立學校教師調查,回收1271份有效問卷;調查發現,近七年來經濟弱勢學生人數增加2.4倍,從7.7%攀升到18.4%,所以部分老師反映,班級內學生程度落差已造成教學困擾,亦有部分老師認為,要解決班級內學習落差,最好落實「能力分組教學」。

 

補救教學熱忱不應被評鑑影響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但是公立學校卻表示校園充斥著「勞役不均」現象,因為老師沒有績效責任,敘薪與工作、專業表現和工作量都無關,只看年資和學歷;但有近七成教師同意在合理制度規畫下進行教師評鑑。

 

對此彰化三民國中校長楊恩慈表示:「教師評鑑只能處理不適任教師,但質疑能否激勵好老師、解決教學問題」;而實踐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反對教師評鑑,他說明自己就是無法接受填報表、拚點數,所以才從政大退休;覺得評鑑制度讓認真負責的老師再賠不負責任的老師一起玩評鑑遊戲罷了,認為「評鑑只是做點數的假帳」;他當過申訴委員會委員,曾打過別人丙等,結果被告了兩年;所以老師的責任不是經由評鑑引發熱情,而是要自發性的。

 

教育部國教署國中小組長許麗娟表示:「全國有15萬名教師,只有五萬人參與補救教學,若非針對有做補救教學的老師調查,可能是憑印象回答」;其實有五成學生參加補救教學後,成績都有緩緩進步。但能接受補救教學的學生必須是經濟、學習都弱勢的「雙低」學生,且從明年起,補救教學從小一就要開始做起。

 

 

 

 

 

【一零一傳媒/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